第七百零二章 此人如何(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047 字 3個月前

付出總是有收獲,回到京城的趙文華覓得了機會,將從家鄉帶來的百花酒獻給了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嚴嵩,備述百花酒的奇妙之處,得到了嚴嵩的賞識,接著又拜嚴嵩為義父。

從這一日起,趙文華的人生便該改變了。

有義父嚴嵩的提攜,趙文華官運亨通,很快便被任命為通政使,通政使這個職務雖然品位不高,但是卻十分重要,整個大明各地上奏給嘉靖帝的奏折,都會通過他的手,可謂風雲際會之處。

趙文華能力不低,又會做人,充分利用這個位置,將朝中各派勢力的動向及時告知嚴嵩,使得嚴嵩可以從容應對、正確決策,趙文華也得以逐步進入了權力中心。

當然,現在身為工部右侍郎、通政使、嚴黨核心的他,再從慈城老家得到這百花酒就容易了,但因為百花酒釀製不易,產量不多,趙文華手中的百花酒也是有限。

除了今日獻給嚴嵩的這一玉壇百花酒外,趙文華懷裡還有一壇這樣的百花酒,不過玉壇雕琢比嚴嵩手裡的南極仙翁壇更為精致,乃是一個龍形四耳提環玉壇,壇身上還刻著一副有名的青詞對聯“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雙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而且玉壇中的百花酒也更為香醇、滋補,趙文華一直貼身揣著

至於為何沒有一起獻給嚴嵩,那就隻有問趙文華自己了

“文華,你覺的朱平安此人如何?”嚴嵩將手裡的百花酒放在抽屜內,閉目養神了片刻,然後緩緩睜開眼睛掃了趙文華,緩緩問道。

“朱平安是個聰明人。”趙文華斟酌了下,回道。

“哦,聰明在何處?”嚴嵩問道。

“他剛剛來拜見義父時,所言,所行,能看出他的敬畏,他在討好義父。”趙文華一邊給嚴嵩倒茶,一邊說道。

“嗯。”嚴嵩微微眯了眯眼睛,然後又微微搖了搖頭。

“不過可惜的是,朱平安他敬畏、討好義父有之,但卻沒有表態站隊。當初彈劾趙大膺一案,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趙文華見狀,又接著補充道。

“年輕人,有些心氣正常。”嚴嵩捋著胡須緩緩點了點頭,“不急”

趙文華也跟著點了點頭,“義父所言甚是,隻要他聰明,就不怕他不識時務。”

“汝方才所言榜下捉婿,可是讓我有些意外。”嚴嵩品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看著趙文華緩緩道。

“義父,你觀我上次所獻東南倭患七事何如?”趙文華沒有直接回答嚴嵩的問題,而是問他上次獻給嚴嵩的東南倭患七事那篇奏折草稿怎麼樣。

“汝所獻七事,首以祭海神為言,請遣官望祭於江陰、常熟;次訟有司掩骼輕徭;次增募水軍;次蘇、鬆、常、鎮民田,一夫過百畝者,重科其賦,且預征官田稅三年;次募富人輸財力自效,事寧論功;次遣重臣督師;次招通番舊黨並海鹽徒,易以忠義之名,令偵伺賊情。此七事,頗有見地,乃近年少有之佳論,我與你潤色一二,汝可呈與聖上。不過,此與我方才所問,有何關聯?”嚴嵩對趙文華所獻的七事讚許有加,不過對於趙文華的不答反問,略有不喜。

“多謝義父。義父有所不知,我所獻七事,其中有三策,乃是朱平安鄉試時所答《治倭策》。”趙文華解釋道。

“哦”

嚴嵩聞言,有些意外的睜開了閉目養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