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徐階小人(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779 字 3個月前

本來倭寇中就有不少大明人,現在再給江南加征賦稅的話,豈不是又逼的一些活不下去的農民,鋌而走險加入倭寇行列!

這不是官逼民反嘛。

還嫌江南倭寇不夠亂嗎,你這給江南加征稅賦,豈不是給江南倭情添油加火嗎。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是朱平安對孫應奎建議的看法,看來眾人的眼光是雪亮的,雖然孫應奎才情不減當年,但是當初的高風亮節早就沒了,隻剩下苟且求安,隨波逐流。

“孫尚書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這時一位禦史站了出來,慷慨激昂道。

能看出來孫應奎建議的缺點,並且敢於站出來,朱平安在心裡給他點了個讚。

然而下一秒,朱平安就淩亂了,嘴角都有些抖。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北方諸府以及廣西、貴州不加征,而江南由其太湖一樣多攤派賦稅,如此有何公平可言,天下豈不非議我朝行事。如此,不若均攤,天下各府同等加征。”站出來的禦史如此接著說。

“嗬嗬,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郭禦史家乃江南吳地太湖人氏吧。郭禦史說我不公,我看是郭禦史所言均攤是假,為家鄉減征是真吧”

孫應奎微微笑了笑,一邊為自己辯解,一邊對郭禦史嘲諷道。

“你,血口噴人”郭禦史麵紅耳赤。

接著兩方交好的官員,也都站出來,為他們說話,一時間廷議現場眾人各持己見,爭辯了起來。

朱平安聽了會,對於朝廷的撕逼覺的無語,官員們撕逼比現代的網紅然後魂遊太虛,走神了起來。

朱平安屬於廷議的編外旁聽人員,位置很靠邊,走神什麼的,如果不是特彆留意的話,根本發現不了。

大約兩分鐘後吧,朱平安走神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一個大殿柱子上,發現了其上有一行刻字,時間有些久了,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發現不了。

朱平安眼神比一般人要好的多,微微眯了眯眼睛,便看清了柱子上的刻字:“徐階小人,永不敘用”。

朱平安一下子精神了起來。

這一行字字體,跟嘉靖帝當初傳給自己的紙條上的字體,很相近,稍微青澀了幾分,但基本上如出一轍,顯然,這柱子上的刻字正是嘉靖帝年輕時的手筆。

字體勾連,起伏劇烈。

從字體上,仿佛就能看到嘉靖帝當時氣呼呼,奮筆疾書,刻下這八個字時的情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