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開業準備(上)(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083 字 3個月前

嗯,這個等以後有時間再說吧。

現在要去采購食材。

這個年代的蔬菜肉類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都是土肥種出來的菜,品質絕對可以保證,還是很讓人放心的,朱平安帶著劉大錘、劉大鋼去了附近的菜市場。計劃對比對比價格、質量,了解了解行情,可以的話,就跟攤主定下長期供貨約定,讓他們到時候直接送貨到店鋪。

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就到了距離店鋪最近的菜市場了。

菜市場叫做“菜市肆”,跟現代的菜市場有些像,不過管理更為嚴格一些,有兩個小吏坐在菜市肆的門口喝茶,桌上擺放著兩根鞭子,維護菜市肆的秩序。

菜市肆裡麵賣菜的買菜的,很多很熱鬨,但是雜而不亂。

朱平安領著劉大錘、劉大鋼進了菜市肆,裡麵分了兩個區域,一個區域是賣菜的,一個區域是水產肉類。

朱平安他們先去了買菜區域,裡麵蘿卜、萵筍、白菜、蔥、大蒜、菠菜、青菜、毛芋等普通的蔬菜或者是名貴的蔬菜應有儘有,問了下價格,各個攤販間的價格也都差彆不大,要是大量采購的話,每斤的價格還能再減一兩文,基本上都能送貨上門。

當然,看似各個攤販之間差距不大,但是大量采購起來,差距還是蠻多的。

另外各個攤販的蔬菜看似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不小區彆的,新鮮與否,品質差彆,產地等等。

這裡麵門道多著呢。

不同餐館的一道菜,哪家好吃那家不好吃,除了做法手藝之外,關鍵的就是食材了。

朱平安對比了半天,不由頭大,還是分不清食材好壞。決定還是下次帶劉老伯、劉大槍他們過來再定下來好了,這種事情劉老伯、劉大槍他們更專業。

轉到了水產肉類區域。

其實朱平安這才來菜市肆就是奔著水產肉類來的,確切的說是豬肉,再確切一些是豬心、豬肝、豬肚、豬腎、豬大腸之類的下水。

貌似自己經常吐槽現代某些穿越的豬下水橋段......看來應該向他們道個歉才是。

古代人更喜歡吃牛羊肉,豬肉吃的要少一些,尤其是宋朝以前更是如此,雖然明朝開始流行吃豬肉了,但是還是有些上不了席麵,豬多肉賤,遠遠比不上現代。

豬肉都是平民、貧民才吃的,更不用說豬下水了,豬心豬肝還好些,至於豬大腸之類的基本無人問津,價格便宜到白送的程度,都無人購買,屠戶一般都是直接丟了了事的。

其實,主要是古人不會處理豬下水。

放在現代,這些都是好東西,有名的鹵煮、鹵肉都是令人垂涎的美食。

作為一個草根吃貨,囊中羞澀又嘴饞的時候,朱平安都是買一份鹵煮,自己拍一盤黃瓜,就著一杯熱茶風卷殘雲般吃得盤乾碗淨大汗淋漓,一解饕餮,好不愜意。

作為一個吃貨最基本的修養,朱平安對於豬下水的處理、以及鹵肉的做法還是了然於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