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我的關雎(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112 字 3個月前

朱平安不僅沒有被問的支支吾吾,反而是口若懸河,而且是在他話音剛落,就口若懸河的引經據典。

這大大的出乎了馬華亭的意料,以至於目瞪口呆的愣在了那。

在朱平安口若懸河下,楊國梁臉上的肌肉越發的鬆弛下垂,臉色越發的難看了。

朱平安話音落後,講經處都沉默了。

良久。

“如果說《關雎》是男女戀情的民俗歌謠,如此之俗,孔聖為何將此列為《詩經》第一篇呢。”楊國梁抬起頭,用充血的眸子看著朱平安,啞著嗓子問道。

“大俗即大雅。”朱平安回道。

“不足列首篇。”楊國梁繼續盯著朱平安。

“《關雎》列為首篇,是孔聖‘以人為本’的體現。《論語》記載,馬棚失火,孔聖問傷人了嗎?不問馬,這就是孔聖‘以人為本’的體現。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追求淑女,成功後,以禮鼓瑟吹笙,行夫婦之德,結成婚姻,組成家庭,繁衍後代,這是國計民生的根本。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則天下太平。”朱平安緩緩說道。

以人為本?!

朱平安從現代搬運來的這個詞,一下子鎮住了眾人。

以人為本......眾人越是研究這個詞,越發覺得這詞不簡單。這個詞不僅可以涵蓋民貴君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道理,甚至更為廣闊。

當然不簡單,這可是國策!領先你們幾百年的國策!鎮不住你們才怪呢。

朱平安微微扯了扯嘴角,“其實,不僅《詩經》如此,孔聖在刪減六經的時候,每一部的開篇都在強調以人為本。《書》開篇講‘舜不告而娶’,堯為了試探舜的才乾,將兩個女兒嫁給他,能齊家者,方能治國平天下,以人為本也;《易》首篇講乾坤兩卦,陰陽合德,生生不息,以人為本也;《禮》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成年後成家,以人為本也;《春秋》開篇講‘鄭伯克段於鄢’,講的是父母子女之道,亦是以人為本......以此而論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關雎》作為《詩經》的開篇,再合適不過了。”

以人為本的內涵太廣了,廣到了朱平安信口就把六經的開篇扯到了以人為本上,眾人還覺得以為然。

“一千個人眼中一千篇《關雎》,這隻是我的《關雎》,謬誤之處,讓大家見笑了。”

朱平安說著,向眾人拱了拱手,施施然走下講台。

啪嗒

啪嗒

......

講經處隻有朱平安的腳步聲在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