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二章 順利就任(1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929 字 3個月前

靖南縣城隍廟規模不大,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左右兩側掛著桃木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朱平安在張縣丞等人的引領下,從城隍廟儀門中間甬道進入城隍廟。

進入城隍廟正殿後,朱平安發現靖南縣城隍廟供奉的神主為南宋著名愛國忠臣文天祥,這也是朱平安一直以來非炒佩的一位曆史人物。

大約是文天祥曾經在靖南縣的土地上抵抗過元朝吧,所以靖南縣將其供奉為城隍廟神主。

殿內,三牲祭禮以及各類器物都已經陳設好了,就等著自己祭拜城隍了。

一切就緒之後,朱平安領著張縣丞等人向城隍一跪三叩頭,焚香祭拜,於地盟誓,“下官朱平安,奉皇命就任靖南縣知縣一職,特與神誓,惟神明聰正直靈,神率幽冥,陰陽表裡,予有政務未備,希神默佑,使我政務興舉,以安黎庶;予倘疊奸貪,陷害僚屬,淩虐下民,神其降殃。下官朱平安,敬盟此誓,以表我心,用儘我職,神鑒昭昭,尚其來格,敢告。”

這叫與神盟誓,是祭拜城隍的重中之重,宣誓忠於神明、忠於職守,以陰陽互為表裡,實現人神共治,如此方能入衙理事。城隍會對知縣任職後的表現進行鑒視糾察,進行賞罰。

祭拜完城隍後,朱平安在張縣丞等人的引領下前往靖南縣縣衙,進行拜受優。

接受優,這是上任的標誌。

朱平安身上帶的隻是是吏部頒發的任命公文以及自己峪,在這個環節,憑借吏部任命公文、峪驗明身份後,才能接受靖南縣知縣大印。

如此,才算是上任靖南知縣。

到了縣衙,朱平安兵分兩路,讓劉大刀趕著馬車,載著畫兒,從側門去後宅收拾安頓,自己帶著劉牧等人,隨張縣丞等人自縣衙正門步入縣衙。

“拜見縣尊。”

縣衙的三班衙役早就列隊等待了,在朱平安等人進入縣衙後,跪地行禮。

“免禮,諸位請起。”

朱平安向著眾衙役點了點頭,雙手做出請起的姿勢,示意眾衙役起身。

“謝縣尊。”眾衙役應聲起身。

“縣尊這邊請,儀門在這邊,過了儀門,便是縣衙的大堂了。咱靖南縣縣衙建於蒙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後又於洪武十二年、永樂二十年、正德六年三次翻蓋擴建,並曆任縣尊多次修葺,始有今日之貌∶署坐北麵南、左文右武、前衙後邸、牢獄居南。”

張縣丞引著朱平安繼續前行,一邊走,一邊在一旁充任解說,與朱平安簡單介紹縣衙曆史及布局。

朱平安點了點頭,邊走便觀察,到了儀門後,張縣丞汀了腳步,請朱平安先行進入儀門,以示縣尊一縣之長,他跟在朱平安身後走了進去。

如張縣丞所言,過了儀門,縣衙大堂就映入朱平安眼簾了。

大堂似乎剛修整過,整潔一新,布局擺設跟朱平安在現代參觀的那些個縣衙舊址差不多。大堂前兩根柱子上,紅底黑漆寫著大字對聯,“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大堂上方懸著一張牌匾,上書“明鏡高懸”,牌匾下方為曖閣,正中擺著三尺黑漆公案,上麵放著審案用的文房四寶和紅綠頭簽,在公案後麵是一麵白牆,正中用木框裱成了框架,框架內白色打底,上麵繪著一副巨大的“海水潮日”圖。

頭頂明鏡高懸,背後海水朝日,寓意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

這裡便是自己今後工作的主要躇了,朱平安上前踏上暖閣,伸手從公案上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