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整飭兵備(1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207 字 3個月前

“目前,我們江浙提刑按察司下轄浙東、海右、浙江和金華四道分巡道,因為南直隸特殊地位,其不設提刑按察使司及布政使司的緣故,其境內各分巡道由相鄰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代管,我們江浙提刑按察司分管了其中一道,我們官署兩個副使、三個僉事各領一個分巡道,人手恰好,本來還為難子厚的職責,不過如今不用發愁了。目前江南倭患日糜,防禦倭患責任重大,通過這些年的現實來看,衛所軍早己不堪任用,麵對肆虐的倭寇,幾無勝績可言。朝廷對衛所失望透頂,故而特彆任命原本具有‘兼察府州衛所’的副使或僉事提領民兵,以協助防倭倭寇。子厚你便有朝廷特彆頒發的‘整飭兵備’的敕書,具有統兵的權利。日後,我們江浙提刑按察司的兵備就由子厚負責了,望子厚希望子厚發揚靖南成績,再接再厲,為這備受倭寇欺淩的江浙儘一份力......”

臬台在最後對朱平安的職責做了安排,將江浙的兵備交給了朱平安。

這在朱平安的預料之中,也是朱平安所希望的,所以朱平安欣然接受任職。

“下官一定竭儘所能,不負臬台所望。”朱平安拱手領命,表態道。

“善!”臬台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端起了一旁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古人有端茶送客的含蓄規則,況且方才拜見打斷了臬台的午膳,又聊了這麼久,再不吃,臬台的午膳估計都要涼了,朱平安識趣的告辭離開。

接下來,朱平安又由楚雄引著,拜見了官署的兩位副使以及其他兩位僉事。

一圈下來後,朱平安對江浙提刑按察司的領導層有了簡要的了解。

臬台大人也就是按察使,姓張名子敬,字舉剛,今年五十有八,祖籍湖南。朱平安對他的第一印象便是簡樸、和善,對工作富有責任心。

兩位副使,一位名叫胡瑾,字同達,今年五十五歲,祖籍河南;一位名叫白晉胡,字金誠,今年六十一歲,祖籍嶺南人。由於拜見時間較短,朱平安對他們的印象不深,胡瑾較為冷漠一些,白晉胡較為世故一些。

三位僉事,除了楚雄之外,另外兩位僉事分彆是四十五的張楚峰和四十八的卓彥。張楚峰與張居正有些神似,衣著一塵不染,相貌儒雅帥氣;卓彥則相反,卓彥中等身材,不僅臉龐有些麵癱,還有幾分凶相。

這就是朱平安對未來一段時間同僚的印象了。

“朱小兄弟,走,大哥帶你轉轉我們官署,熟悉熟悉環境。”楚雄在引著朱平安走了一圈,喝了一杯茶,稍作休息後,一臉熱情的說道。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朱平安點了點頭。

接下來楚雄一邊帶著朱平安瀏覽介紹官署,一邊與朱平安簡單介紹官署的人和事。當然,介紹的都是浮於表麵的人事,深層次的並沒有涉及。

江浙按察使四官署真的出乎朱平安的意料,不僅具有官服的威儀,還兼具舒適性,外殿建造充滿了高衙威儀,而內裡尤其是後宅建造的宛若園林一樣,或者說就是以園林的標準建造的,曲徑通幽之妙,山水亭廊之美,假山水榭人工湖,不一而足。朱平安被分的獨立樓廳其實就是一個小園林,院內引了一小潭碧水,小橋流水,飛簷小亭,翠竹綠樹,庭廊有美人靠連接......以此作為官員內宅,朱平安都覺得奢侈。

“子厚覺的我們官署如何?”楚雄引著朱平安瀏覽完了江浙按察司官署後,微笑著問道。

“高,大,上......”朱平安回道

楚雄聞言,不由一怔,高大上,什麼意思?!朱平安意識到他不是現代人,get不到這三個字的點,於是解釋道,“高端,大氣,上檔次......”

“嗬嗬,高端大氣上檔次,高大上,秒!”楚雄聽了朱平安的解釋,不由笑著伸出了大拇指,“朱小兄弟不愧是狀元郎,這三個字精辟!”

“楚大哥過獎了。”朱平安謙虛道。

“單就環境而論,在江南沒有幾個衙門比咱們江浙按察司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