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朱守仁的打算(下)(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460 字 3個月前

“胡兄,夏兄,請......”

朱守仁衣衫飄飄,很有風度的伸手禮請兩人近前觀賞。

若非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傷,以及行走間一瘸一拐的樣子,定然更有風範氣度。

“朱兄,你這身上的傷不要緊吧,要不還是先尋大夫診治一番吧。”

胡煒又忍不住瞅了一眼朱守仁臉上及身上的傷,關心的問道。

“是啊朱兄,先治傷要緊。”夏羌也跟著說道。

“些許小傷,何足掛齒。哎,獨居高處不勝寒,舉家皆濁我獨清,眾親皆醉我獨醒。家人不解我皓首求學之心,硬是要逼我棄文從商、棄文從農,我朱守仁雖比不了古今聖賢,卻也有一顆堅定的求學之心,我豈能答應家人的無理要求,於是就惹來了這一身傷......家醜不宜遠揚,徒令兩位好友見笑了。”

朱守仁歎了一口氣,一副不被家人理解的孤獨求學者形象塑造的飽滿成功。他隱瞞了狎妓亂花銀子被暴揍的真相,改為了家裡人逼他放棄學業經商從農,他不惜挨揍也要堅持求學之心不改。

這也是兩位友人一到朱家老宅,朱老爺子等人覺得家醜不可外揚,另外也是終究以大局為重,避免朱守仁因為汙點而走不了科舉之路,所以兩位友人一來,朱老爺子就放過了朱守仁。

也是因此,朱守仁才有了這一番顛倒黑白的機會。

“朱兄求學之心,真乃令我等佩服啊。”胡煒和夏羌兩人禁不住佩服道。

“哪裡哪裡,平常而已......哎呦......”朱守仁咧嘴淡然一笑,一笑扯動了臉上的傷口,不由疼的哎呦了一聲,頗有幾分滑稽。

“不說這些了,兩位好友且看這狀元坊的對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吾侄親手所書,本為吳侄任上勸學所作,後經人臨摹,輾轉一番後,雕刻在此處。”

朱守仁引導胡煒夏羌兩人觀看對聯。

“真是好文采!令侄不愧是狀元之才,這副對聯真乃勸學不二之選,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副對聯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一個有誌者,一個苦心人,終究會成功。”

胡煒看後對對聯表示歎為觀止,讚譽有加。

“唉,這說的不就是朱兄嘛,朱兄堅持求學之心,寧願被打也癡心不改,不就是有誌者,不就是苦心人嘛,如此看來,朱兄必能事竟成’。”夏羌唉了一聲,微笑著對朱守仁說道。

“嗬嗬,夏兄謬讚了。其實,說來慚愧,當初我家賢侄平安還是我蒙的學呢,當初為了勉勵他用心攻讀,每每以身作則,還給他講了很多先賢名人軼事,我家賢侄最喜歡的便是我講的項羽破釜沉舟和勾踐臥薪嘗膽這兩則故事,常常纏著我講,想來也是因此平安才寫出這幅對聯來……“朱守仁一手捋了捋胡須,一手背在身後,一副追憶往事的唏噓道,毫不臉紅的分潤了幾分對聯之功。

“哦,沒想到這副對聯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朱大人高中狀元的背後,有朱兄的汗水灌溉和培育呢,朱兄大才……”胡煒連聲恭維道。

“朱兄與朱大人真是伯侄情深啊。”夏羌聞言,也是禁不住感慨道。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朱守仁故作謙虛的擺了擺手,高高的揚起了頭,臉上的得意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不知朱兄請我們前來一聚,所為何事?”胡煒好像忽然想起來,問道。

“咳咳,前些時日我得到消息,賢侄平安又立了抗倭大功,肯定不日就要升遷。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等在縣城苦讀這麼多年,也該出去行萬裡路了。所以,便想邀請兩位好友,一同前往應天,一來是慶賀賢侄平安升遷,二來嘛引薦兩位好友與賢侄平安相識。當初追隨賢侄平安的幾個家奴,現在都因功升為七品武官了。兩位好友,才華橫溢,才能千倍萬倍勝於那幾個家奴,那些家奴會什麼,如何能肩負重任,也隻有兩位好友這樣的大賢,才能給我侄平安提供幫助,助我侄平安成就不世之功業。”

朱守仁咳嗽了一聲,一臉真誠的看向胡煒和夏羌,發出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