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七十二項神訣,藏經閣中秘技如海,更有十萬僧侶,假以時日,少林必然能重振雄風。\"
\"張真人可容許少林再度崛起,威脅武當之巔?\"
\"就算少林複興,張真人豈非仍有壓製之能?\"
\"當今少林的未來,皆係於張真人一言之間。\"
\"千零八位高僧皆淪為廢軀,如此損失,即使是少林,也難以承受。\"
\"如今的少林,雖有萬千子弟,尚未成氣候,高端戰力已失。\"
\"張真人超凡脫俗,斷不會輕易對少林出手。\"
......
室內,玄慈再次匍匐在地。
\"張真人,少林傳承數千年,貧僧實在不忍目睹其隕落於貧僧之手。\"
張三豐淡然一笑,揮手間一股柔和的真氣托起他。
\"貧道曾言不滅少林,便不會動手,你毋需擔憂。\"
\"多謝張真人。\"
玄慈內心依舊忐忑。
他修道多年,自認為心如止水,不生波瀾,今日方知並非如此。
隻是平日無大事,故而顯得心境寧靜。
今日麵對關乎少林存亡的大事,即便修行再深,也無法保持內心的平靜。
\"少林非魔教一門,千年傳承,實為神州瑰寶。\"
\"貧道既是問道之人,怎會摧毀少林?\"
\"因果報應,少林今日遭遇,皆因自身種下之因。\"
\"居高臨下,武林至尊,視天下人如無物。\"
\"若不警戒,少林未來恐入魔道。\"
玄慈愣在原地,張三豐所言,字字入骨。
多年以來,少林稱霸江湖,執武林牛耳,因此漸生傲慢。
自以為是天下正道之首,代表武林正氣,實則行為囂張,幾近魔道。
但他們身為少林中人,未引以為戒,反以為這是少林超然之態。
如此行為,何談修佛?
張三豐抽取他們的功力,轉變他們的心態,或許正是挽救少林之道。
\"多謝張真人指點迷津。\"
玄慈再次拜謝,誠意滿滿。
佛道之爭久矣,而張三豐卻毫不在意,反而有意點撥少林。
直至此刻,玄慈方悟,自己先前確已入了魔障。
張三豐淡笑,話題一轉。
\"貧道請你進屋,是想談談你與葉二娘之子。\"
張三豐嘴角微揚,目光含笑。
玄慈心中劇震。
葉二娘號稱“無惡不作”,為四大惡人之一。
她掠奪他人孩童取樂,玩膩後殘忍殺害,如世人挑選市場中的雞鴨魚肉般隨意。
如此惡行,令人聽之駭然。
然而誰又知曉,葉二娘曾癡情於玄慈,生下兒子後卻被蕭遠山偷走,臉上也被劃下蕭遠山的三道血痕。
葉二娘思念成疾,開始盜取他人嬰兒取樂,玩弄後即殺害,因此獲“無惡不作”之名。
後被段延慶招攬為羽翼,成為四大惡人之一。
\"張真人洞察秋毫,貧僧當年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年來日夜受儘折磨。\"
\"今日提起,莫非知曉吾兒所在?\"
張三豐微微點頭。
\"不錯。\"
\"貧道不欺你,昔年少林弟子‘虛竹’,即今日武當派的虛竹子,便是你與葉二娘所生。\"
玄慈目光一凝,喃喃自語。
\"原來是他,原來他是我的親子,可憐父子日日相見,卻未能相認。\"
張三豐道\"你若想與虛竹子相認,貧道可傳音喚他前來。\"
玄慈輕輕搖頭。
\"不必
了!\"
\"如今他已成為武當弟子,修為深厚,年紀輕輕即有此等造詣,想必經曆非凡。\"
\"他若一生不知父母,雖有遺憾,卻可少些煩惱。\"
\"若知父親乃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卻犯下色戒,母親是惡名昭彰的葉二娘,他又該如何自處?\"
\"與他相認,對他並無益處,隻是徒增其困擾罷了。\"
\"就讓他以為自己無父無母,自然生長,隨張真人修行,豈非更佳?\"
\"貧僧得知他安然無恙,且成為武當門人,前程無可限量,為此欣慰,此生已足。\"
言罷,玄慈再次向張三豐致謝。
兩人步出房間。
玄慈望見虛竹子,立刻露出慈祥的微笑。
虛竹子莫名感覺奇怪,為何玄慈方丈會如此注視自己。
玄慈召集了少林各院首席及高僧。
\"貧僧無能,導致少林鑄下大錯,才有今日之劫。\"
\"張真人懲治少林,或許對少林是件好事。\"
\"少林昔日行事,諸多不堪,卻不自省,幾與魔道同類。\"
\"如能汲取教訓,痛改前非,專心修佛,少林必能再創輝煌。\"
\"不論如何,從此刻起,你們都要銘記,少林乃佛門之地,修佛乃首要任務。\"
\"習武強壯體魄,亦無不可,但在江湖稱尊,與武林人士爭長短,有違佛理,往後不可再行此舉。\"
\"張真人道行高深,神通廣大,乃世間得道高人,他言,爾等須遵其旨。\"
此言一出,少林各院首席長老臉色各異。
少林曆來高高在上,唯我獨尊。
何時竟要聽命於人?
然而現狀不容抗拒。
人人皆知,如今的少林風雨飄搖。
若非張三豐態度不明,這些上門的“江湖朋友”或許早已拆了少林。
無奈,牆倒眾人推。
少林一夜之間失去千零八位精英戰力,高端戰力儘失。
此時的少林,如同嬰兒握金磚,獨自漫步世間。
街頭之人,皆欲奪得此黃金靈磚,視為珍寶。
少林的藏經閣,自古以來乃少林的榮耀之源。
然當下,卻成了少林最大的憂患所在。
人儘皆知,藏經閣內藏匿了無數神秘武學秘典。
少林七十二絕技揚名四海,實乃非虛有其表。
任何一卷絕技,足以令無數江湖豪傑瘋狂追逐。
慕容博與蕭遠山,兩位絕頂高手,若非對那些秘技癡心妄想,何需潛入少林藏經閣竊習?
假使藏經閣內的武學尚存,隻需數十年,待年輕一輩成長,少林自當再度屹立於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