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雙胞胎成婚(2 / 2)

太子妃很忙 元月月半 8960 字 8個月前

“你皇額娘做事就是大氣。”康熙最佩服兒媳婦這點,“一手開起來的鋪子這麼早就交給你們,朕還真沒想到。”

弘曜笑道:“孫兒也沒想到。皇瑪法若是在宮裡住煩了,就去孫兒府上轉轉。”

“朕必須去。”康熙道,“你們成親的時候朕也得去。”

弘晏跟著說:“那您一定得用過飯再走。”

和平四年,九月初八,皇帝的嫡長子大婚。大婚當日,康熙帶著小太子過去,胤礽和石舜華就沒過去。

十月初八,皇帝的嫡次子大婚,而大婚當日,依然是康熙和弘晅到場。

胤礽的四個兒子成親,他和石舜華都沒過去,幾個兒子也就沒因此而鬨彆扭。畢竟哥四個都一樣。至於太上皇到場,弘晉和弘皙哥倆也不羨慕,皇家第一對雙胞胎,太上皇極為看中的嫡孫成婚,他老人家不過去才不正常。

弘晏和弘曜成親後便住在宮外,而這時孫嘉淦也奉旨南下,接任揚州知府。到此時雍親王胤禛也在戶部呆了足足一年。

一年光陰並沒有把雍親王的性子磨平,反而因鹽稅賬目混亂而憋了一口氣。

江南科考舞弊案發的那年,胤禩前往江南查此案,知道胤礽對鹽幫不滿。不過,那時胤礽吩咐他們不能打草驚蛇,稍稍探查一番即可。以致於胤禩在戶部時,都沒去翻鹽稅的賬冊,端是怕壞了胤礽的計劃。

胤禛也知道這一點,看到鹽稅時有漏缺也沒怪他八弟辦事不仔細。剛一得知胤礽把孫嘉淦派往揚州,胤禛就迫不及待找到胤礽:“是不是準備整頓鹽幫?”

“你怎麼猜出來的?”胤礽皺眉,“朕就納悶了,無論朕做點什麼事,你們都能一猜一個準?”

胤禛下意識問:“除了臣弟還有誰?”

“老八來問過朕。”胤礽道,“你嫂子也問過,還因此擔心她妹妹和她外甥的安危。”

胤禛:“二嫂乃女中諸葛,跟您夫妻多年,知道也實屬正常。不過,皇嫂擔心的不無道理,您整頓鹽幫勢必會斷一部分的財路。那些人瘋了,極有可能衝孫大人下手。孫大人又是個文人,手無縛雞之力,連自己都不能護周全,更沒法護妻兒。”

“他一家都住在府衙,沒大事。老十四如今在豐台大營,不願意管城裡的事。”胤礽道,“去西洋的那些工匠也回來了,朕交給老九安排,他抽不出身。老八在兵部,軍隊冗兵甚多,他如今剛開始裁兵,也走不開,這事隻能你親自去一趟。”

胤禛很高興胤礽把此事交給他,不過還是提醒胤礽:“五弟、十弟,十一弟也沒多少事。”

“他們處事不如你果斷。”胤礽道,“你把弘晏和弘曜帶上。帶弘暉過去也成,不過,隻能再帶個弘暉。”

胤禛不解:“除了他還有彆人要去?”

胤礽:“朕的弟弟和侄子太多,朕也不清楚誰要跟你去。”

胤禛想了想誰都有可能,再想想又覺得誰都不可能,乾脆不想:“這事皇兄打算怎麼辦?再亂的賬冊都能理順,理順過後呢?”

“朕會命十弟、十一弟、十二弟和監察禦史前往各地鹽場囤鹽。”胤礽道,“十五弟和十七弟領著會製鹽的工匠前往南海,南海島嶼眾多,長夏無冬,比任何地方都適合曬鹽。鹽場、鹽井由朝廷接管,撤掉‘食鹽官營’。”

胤禛吃驚道:“自由買賣?”

“半自由。”胤礽道,“所有想賣鹽的商人或者百姓隻需向官府登記,便可去鹽場拿鹽。”

胤禛:“若是濱海百姓私自曬鹽賣給鹽商呢?”

“運鹽使司改為鹽監司,監察來曆不明的食鹽。”胤礽道,“如今的鹽井多是百姓所有,全部轉為官家就必須給他們很大一筆銀子,撐不到明年夏收國庫就會空,你到江南務必多查幾個鹽商填充國庫。”

胤禛皺眉:“全部買過來?沒有這個必要吧。”

“不是全買。”胤礽道,“你嫂子的雜貨店給了朕啟發,和鹽場主共同製鹽,所得收益朝廷拿六成,鹽場拿四成,給他們的那筆銀子算是參與的錢。到時候朝廷隻需派一兩個官員過去就行,怎麼製鹽由鹽場說的算。”

胤禛好奇:“當地所有鹽商聯合一起囤鹽呢?這種事時有發生。”

“以前鹽運上下一氣,改了之後鹽商會增多,囤鹽的事情不會發生,倒有可能散布流言讓百姓多買鹽。”胤礽道,“不過有鹽監司呢。”

胤禛忍不住嘖一聲:“您全都想好了?皇兄,臣弟再提醒您最後一件事,真按您說的這麼做,鹽稅會少很多。”

“那你想想京城現如今有幾家鹽商。一旦朝廷放開,京城賣鹽的鋪子至少會翻一番。”胤礽道,“鹽場到鹽商,沒了中間人和官府賺差價,鹽便宜了,百姓舍得吃鹽,賣出去的鹽多了,鹽稅自然會增多。朕命你去江南,隻因揚州鹽稅占整個大清鹽稅六成左右,江南整改妥當,其他地方命巡查禦史過去就能辦妥。”

胤禛:“您說這麼多,想來早就寫好章程,給臣弟吧。”

“雍親王稍等,奴才去給您拿。”霍林打開多寶閣下麵的盒子,拿出一疊紙遞給胤禛。

胤礽:“朕原本打算再過一遍,沒想到你提前說起這事,寫的比較籠統。你到了揚州首先查賬,鹽監司由揚州知府也就是孫嘉淦管轄。

“此事外臣不知,除了朕宮裡的幾個奴才,隻有咱們兄弟知曉。待老十跟鹽場談妥,給你去信了,你再對外公布揚州食鹽自由買賣。這是聖旨。到了揚州彆著急,朕給你兩年時間。最重要的一點,保護好自己和朕的兩個嫡子。”

胤禛左手拿著胤礽寫的章程,右手拿著聖旨:“最多半年。”

“彆逞能。”胤礽道,“朕命你帶弘晏和弘曜過去,便是想你趁機好好教教他們。你一到江南就來個大開殺戒,能教到他們什麼?把弘暉教你的跟你一樣,一言不合就殺?”

胤禛抿抿嘴:“臣弟謹記,儘量不跟鹽商起衝突。”

“對了,朕差點忘了。”胤礽道,“收到老十的信之後買幾間鋪子,專賣食鹽,省得揚州百姓怕大鹽商,不敢開鋪子賣鹽。待揚州城中賣鹽的多了,鋪子想開就繼續,嫌不賺錢就關上。”

胤禛如今有錢,三四間鋪麵對他來說是個小錢:“臣弟告退。”

鹽稅乃國庫主要稅收之一,胤禛料定康熙不會同意放開“食鹽官營”,出發前一天向康熙辭行時隻說江南鹽稅缺的多,胤礽命他前往江南查看。

康熙去年看戶部的賬冊時也看到鹽課不對,不疑有他,“就你自己去?”

胤禛莫名有個不好的預感,沒時間細想,就說:“弘晏、弘曜和弘暉跟兒臣一起去。”

“你大哥、三哥和你五弟家的幾個小子都不小了,帶他們一塊出去長長見識。”康熙道。

胤禛臉色微變,萬分後悔來給他爹請安:“汗阿瑪,大哥家的和三哥家的沒問題,五弟的嫡子才十來歲,不太適合。”

康熙仔細一想:“對,是朕忘了。老五家的那幾個大小子都是側福晉和庶福晉生的。”

“是的。”胤禛道,“汗阿瑪若是沒事,兒臣就先回去查查行李有沒有收拾妥當,明兒一早啟程。”

康熙擺擺手:“彆急。你十七弟——”

“十七弟不在京城,皇兄好像交給他一件挺要緊的事,前天走的。”胤禛故意問,“十七弟走之前沒跟您說?”

康熙張了張嘴:“真的?!”

“同行的還有十五弟。”胤禛知道胤礽命他倆乾什麼去,他倆走之前沒說估計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或者是怕說漏嘴,“十弟、十一弟和十二弟也不在京城,也是出去辦什麼事了。”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