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駕崩(1 / 2)

太子妃很忙 元月月半 9448 字 3個月前

弘晅想也沒想:“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死的又不是大清百姓。”

“不是大清百姓就不是人命?”胤禩簡直不敢相信他聽到的。

太子理所當然的說:“在孤眼裡朝鮮百姓和俄人沒什麼區彆,八叔非要答案,孤告訴你,不是人命不人命的問題,而是他們的死活跟孤沒關係。有那麼多閒糧,還不如分給大清吃不上飯的百姓。”

“你——”胤禩張了張嘴,“豈有此理!”

弘晅被叔叔哥哥們擠兌慣了,絲毫沒感到不快:“八叔覺得孤不對,大可向汗阿瑪稟報。不過,孤敢保證你的皇帝哥哥會稱讚孤,數落你一頓。”

胤禩看向胤禛無聲地問,真的?

“皇上二哥怎麼想的我不清楚。”胤禛道,“咱們可以算算,朝鮮比京城冷,今年二月中京城下了一場大雪,朝鮮那邊即便沒有雪,先前下的雪也不可能化。

“據我所知朝鮮主食大米,為保秧苗不凍死,他們大概四月初或者三月底插秧。而那邊的水稻大概四個月左右收割。這個時候稻苗應該都沒黃,或者剛剛泛黃,至於這季水稻能見多少,至少得再過二十天才能知曉。即便顆粒無收,也沒到必須賑災的時候。”

胤禟不解:“那你還要派人查看?”

“朝鮮國王若真胡扯,咱們也無需找理由應付。”胤禛說著話轉向太子。

弘晅:“孤不同意呢?”

“那就不去。”胤禛說的乾脆。

弘晅睜大眼:“四叔都不想想?”

“想什麼?”胤禛道,“朝鮮百姓又不是大清百姓,太子剛才已經說了。太子覺得我會為了幾個朝鮮人跟你作對?我恨不得除了大清以外的人都死光。”

弘晅嘖一聲:“還是你狠,不愧是孤的四叔。今兒孤心情好,請你們去東宮用膳。”起身伸個懶腰就往外走。

胤禩扯扯胤禛的衣角:“真由著他?”

“太子並沒說錯。”胤禛道,“屬國強大起來對朝廷沒好處。”

胤禩頓時無語。

胤礽抵達赤峰,向蒙古諸台吉炫耀一下他的軟車軲轆馬車,在眾台吉的羨慕嫉妒中繼續往北。聽到策淩說俄人如今已撤到離原先劃定的邊界線八十裡外,便叮囑策淩見好就收,他並不想把紅毛子惹毛。

策淩也不想把紅毛子惹毛,不過他也得防著紅毛子,於是提出向朝廷買火器。其實策淩更想找朝廷要,可惜皇帝太小氣,借給他火器都要他出來回費用,送他?這輩子甭想。

胤礽聽到策淩要的不多,便跟策淩說火器由胤禟負責,他並不知道一枚火炮造價多少,吩咐他直接給胤禟寫信。

八月初,胤禟接到策淩的信,過了三五天又接到幾封蒙古王爺的信。縱然九王爺去過漠北,到過南海最南端,見多識廣,可是看到皇帝出去一趟賣掉三十枚火炮,兩百粒彈,忍不住感慨,他見識太少。

翌日,見著弘晅,沒有外臣在場,胤禟故意把策淩寫給他的信給弘晅看:“有什麼想說的?”

“咱們不用的那些火器賣給他們。”弘晅道,“彆賣最新的火炮。”

胤禟:“你的汗阿瑪太大方,之前借給策淩的火器就是前年做出來的。”

“這兩年沒有改進?”弘晅問。

胤禟仔細一想:“是有一點點改進。”

“這就行了啊。”弘晅道,“即便策淩請懂行的人研製,等他做出來一模一樣的,咱們新的又出來了。怕什麼,儘管賣。”

胤禟服氣:“真是你汗阿瑪的好兒子。”

“必須的。”弘晅道,“給雲南、四川和西藏那邊去信,叫他們聯絡一下那邊的外國人,問問他們要不要火器,把以前的火器全部清理出去。”

胤禟皺眉:“賣給他們做什麼?”

“聽汗阿瑪說南邊那些小國都被西方來的洋人占了,當地人肯定想奪回來。”弘晅知道胤礽一直惦記簽《尼布楚條約》讓出去的地,將心比心,“咱們提供火器,他們把洋人打回去,消減洋人的地盤,咱們也不用整天擔心被洋人比下去,洋人攻打咱們啊。”

胤禛看了他一眼:“你倒是會一舉反三。”

“謝謝四叔誇讚。”太子臉皮十分厚,衝胤禛笑笑,就問胤禟,“除了火器,還有彆的事?”

胤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沒了。本來還指望你勸勸你汗阿瑪。”

“汗阿瑪決定的事,孤勸不了。”弘晅道,“汗阿瑪連皇瑪法的話都不聽,孤說得多了,他直接揍孤。”

胤禛:“每次都是一巴掌,跟撓癢癢似的還好意思往外說。”

“那是沒打在你身上。”弘晅扔下朱筆,“孤得陪皇瑪法用膳去了,剩下的你們處理。”不等叔叔們開口,又說,“汗阿瑪說了,你們協助孤處理政務,彆想什麼都不乾。”說完就往慈寧宮方向跑。

胤禟望著他一蹦三跳,很是無語:“難怪皇嫂不給他選太子妃,就這樣選了太子妃,他也能把太子妃給氣得天天都想回娘家。”

“羨慕不?”胤禛問。

胤禟楞了一下:“我羨慕他?開什麼玩笑。”突然一頓,苦笑道,“有時候是挺羨慕。兩位嫡兄比他年長六歲,又是皇兄和皇嫂最小的孩子,無需像你我小時候為了能讓汗阿瑪多看一眼,絞儘腦汁想法子引起汗阿瑪注意,皇兄和皇嫂就把世間最好的送到他麵前。唉,咱們這個太子,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會投胎。”

“你是太子的叔叔,你也挺會投胎。”胤禩說一句,“走了,回去吃飯,彆在這兒感慨。皇兄見著策淩,估計快回來了。一旦被他發現哪些地方處置的不妥當,甭說鐵帽子王,你連親王的爵都保不住。”

九月九日,胤礽回到紫禁城,查太子處理的事務。石舜華忙著閨女的婚事。直到十一月初八把弘晗嫁出去,夫妻倆才算閒下來。

石舜華心性豁達,後宮又沒什麼糟心事,明明隻比胤礽小一歲,站在天天操心軍國大事的胤礽身邊,說兩人差七八歲也沒人懷疑。

晚上歇息時,石舜華把胤礽拉到身邊,指著鏡子裡的人:“以後小事都交給弘晅。”

胤礽張嘴想說不,看到妻子光彩四溢的模樣:“朕是該歇歇了。”

弘晅打小便是吃軟不吃硬,凡事都得順毛鋝,胤礽命他處理政務,弘晅仗著胤礽在京城,一準會推脫或者亂來。

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飄起大雪,石舜華命宮人準備暖鍋子,化個十分精致的妝,便命奴才去乾清宮請天家父子回來吃暖鍋子。

弘晅天天見石舜華,也沒瞧見她和以往不同。石舜華見兒子沒意識到,吃個半飽,弘晅的動作慢了下來,石舜華就說:“小五,我今兒早上跟你汗阿瑪說,我倆如今一塊出去,百姓都會以為我是他的繼福晉,他還不信,你說是不是?”

弘晅張口就說:“怎麼可——”看清他爹娘的相貌,驚訝道,“皇額娘越活越年輕呀。您最近吃了什麼?”

“是你汗阿瑪老了。”石舜華道。

胤礽知道她在給弘晅下套:“朕隻比你大一歲。”

“這就是操心和不操心的區彆。”石舜華看向弘晅,“你汗阿瑪前半生太苦,你覺得是不是該讓他享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