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1 / 2)

清穿之重設曆史 裁風 6920 字 3個月前

胤褆上的折子,康熙是拿回去看的,所以,所有人都不知道胤褆的折子裡到底寫的是什麼。

康熙看完奏折後很感慨,連夜伊桑阿、梁清標、明珠、索額圖還有恭親王常寧召進宮來。

半夜三更的,聽到傳旨太監的傳召可把幾人嚇了一跳,忐忑不安地在心裡想著是不是宮裡出了什麼事。不過當幾人的轎子在宮門前遇上時就知道十有八.九又是為雅克薩戰的事。

把兵部兩位尚書還有文華殿大學士請來倒是好理解,不過這個外事局的主管索額圖和基本不掌權的恭親王又是怎麼回事?

進了乾清宮,康熙也不跟他們囉嗦,直接扔了份折子讓他們看。明珠眼尖地認出那正是大阿哥在朝會上呈上的。

五個人擠在一起把折子大致瀏覽了一遍,不禁驚訝地張大了嘴。

見著自己最看重的幾位大臣瞠目結舌的樣子,康熙的心情也好了一點。

明珠最先找回自己的聲音,因為容若偶爾也會跟他講講大阿哥的不一般,所以此時他倒成了最鎮定的一個,“萬歲爺,這真是大阿哥提出來的?”

康熙麵無表情,“朕如何能知道?叫你們來也是想問問你們,有誰教過他這些麼?”

幾位重臣都搖搖頭,明珠道:“大阿哥這幾年都在南邊,就算大阿哥不嫌棄,奴才們也是沒法教啊,其他書友正在看:。”

明珠說的也在理,康熙就不再糾結於這個問題,轉而問起這些個對策的可行性。

明珠這個時候不方便再多說,索額圖則是憋著一口氣死活不想稱讚明珠一夥人,倒是梁清標先表了態:“大阿哥這些個法子雖然有些流於下乘,但兵法有言,‘兵者,詭道也’,又兼之此舉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實乃良法妙計。”

讓明珠驚訝的是,伊桑阿也主動稱讚:“確實如梁大人所言。儘管有些地方考慮得不甚周全,但以大阿哥的年齡來講不得不說是極難得的了,果然不愧是皇子龍孫,前途無量。”

“得了得了。”康熙擺擺手,“大半夜的,朕叫你們來可不是聽你們拍馬屁的,這套方案朕看著也不錯,你們今晚就宿在宮裡吧,明日之前把這套方案給朕弄周全了。你們先退下吧,老五留下。”

“是,奴才/臣告退。”

等四位大臣都下去了,康熙擺手示意:“梁九功,給恭親王賜座。”

常寧忐忑不安地看了康熙一眼,這才有些拘謹地坐了下來。

看著常寧小心謹慎的模樣,康熙皺了皺眉,他一直看不大上這個實際上的幼弟,唯唯諾諾的樣子根本就不像個皇子!就算這親王的爵位是他當初親自封的,但那不過是慣例,在他心裡,除了二哥,還有那個兄弟配得上“親王”的榮耀?於是忍不住冷聲喝斥:“老五啊,就你這性子,朕怎麼敢給你派點正事!”

常寧一聽,立刻跪下來,“奴才……”

被常寧的突然一跪嚇了一跳,再看看常寧拘謹地模樣,康熙開始反省自己平日裡是不是對這弟弟太過嚴苛了?

“大阿哥的折子你也看到了。”康熙擺手讓常寧起來坐著,聲音低沉,“有些事,朕必得找個可靠的人才能成,思來想去,到底還是自家人更可靠些。咱們哥兒幾個,二哥最是穩重可靠的,可眼下他遠在東北,朕使不著他。老五,若是教你去,你可會讓朕失望?”

“奴才……”常寧心下一跳,張嘴就要拒絕。

康熙按住他,“不用再推三阻四的了。愛新覺羅家的男兒,怎麼能連這麼點事都辦不好?要是真辦不好,那你也彆回來了,朕不想要這樣的弟弟!回去準備準備罷,想來朕的旨意不日就會到恭王府了。”

一番話聽下來,常寧額頭上冷汗直冒,隻能忙不迭地點頭:“是是,奴才謹記皇兄教誨。”

“跪安吧。”

“是,奴才告退。”

看著常寧唯唯諾諾的模樣,康熙真覺得剛剛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不過,好歹也是自己的弟弟,還是給二哥打個招呼,照應一番老五吧。

沒過幾日,康熙就下了旨意,由恭親王和索額圖領頭,率領一支隊伍前往俄國,向俄國的沙皇表達大清想要永結同好的意思。

——這表麵看起來這沒什麼改變。可實際上,俄國的大權在攝政公主索菲亞的手裡,他們此舉其實是在向沙皇彼得投出橄欖枝。彼得也快要成年了,按照俄國的慣例,成年的沙皇就要從攝政王的手裡接回實權——可這世上有幾個攝政王甘心交出實權?在兩人的鬥爭裡,彼得顯然處於弱勢,倘若有大清的扶持,這場內鬥怕是會很好看。

——不過,等他們扶持著彼得上位之後會不會後悔,目前就不在他們考慮得範圍內了,。

再者說,從京城去俄羅斯,路途遙遠,趁這個機會,康熙也給福全下達了允許使用連珠銃的旨意,務必在使團到達俄羅斯前將俄羅斯部隊驅逐出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確實很貧瘠沒有錯,可按照俄羅斯人的習性,他們的協議真的沒有多少可信度。而有了西伯利亞,也算有了一個戰爭的緩衝帶。就算將來真的再發生了戰爭,隻要在西伯利亞擋住俄羅斯的士兵,那麼戰場離東北那麼遠了,總不至於再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還有蠢蠢欲動的厄魯特蒙古那邊,索額圖管著的外事局正好有幾個準備去北方的晉商,讓他們在途中重金收買幾個哥薩克閒散騎兵侵擾厄魯特,對厄魯特造成多大的打擊倒指望不上,目的隻是為了嫁禍俄羅斯,絕了厄魯特與俄羅斯勾結的機會。等東北徹底平複了,再處理厄魯特。

“我贏了!”

無逸學堂的校練場上傳來一陣得意洋洋的聲音。原來是胤褆胤礽一群人在比賽騎射。

胤礽這一邊十個箭靶有八個是正中紅心,一個略有偏差,一個脫靶,以胤礽的年齡以及在騎射上的天分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胤褆這邊同樣十個箭靶,同樣八個正中紅心,一個略偏,還有一個就是手裡的這一支了。看著胤礽脫靶的那個,胤褆得意地笑了笑,嫻熟而又瀟灑地射出最後一支箭——正中紅心。

兩人驅馬跑至終點,已經有不少人圍在那裡等著給兩位爺送水遞麵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