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蒙古(補充)(1 / 2)

清穿之重設曆史 裁風 7692 字 3個月前

胤褆在宮裡沒住多久就又搬了出來,正當他繼續發愁要怎麼躲開明珠時,康熙出巡塞外的消息便傳了出來——因為按照慣例,幾個年長的阿哥是要騎馬隨駕的。

出巡塞外的目的和重要性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胤褆便借著要準備隨駕之事日日不著府。

不過明珠一黨之所以這麼巴著大阿哥也是因為明珠實在倒黴——頗得聖寵的容若公子正在外頭遊學,行蹤不定的,他們也沒法子通知,隻能仰仗大阿哥。雖然大阿哥在皇上心裡的分量還有待商榷,但有機會還是要試試的。

胤褆不幫明珠自然也是有理由的——明珠畢竟為官多年,功勞苦勞都有,門下各路勢力錯綜複雜,是根本倒不了的,也不能倒,但他最近實在太過囂張,皇上必然是要狠殺對方威風,但他的仕途卻絕對不會終結於此,當然,也絕對不會再複之前的輝煌就是了。話也說回來了,難道明珠自個兒還不明白這些?巴巴地打發人來找胤褆?明珠陪了康熙那麼多年,對康熙的心理還是很清楚的,所以,對於這次也隻是冷眼旁觀,若真有人伸出援手,助他一助,那自然是極好的,若是沒人,也不過是有些遺憾沒法再往上爬了而已,宦海沉浮這麼多年,他也不是想不開的人。

不管明珠黨人如何愁眉苦臉,胤褆瀟灑地跟上了出巡塞外的隊伍。

雖然說此次出巡最重要的目的是和厄魯特喀爾喀等部商討聯合防禦俄羅斯的問題,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私人原因——從兩年前發病開始,太皇太後的身體就有些不太好了,也不過是到了夏天略有起色,康熙也是為了替太皇太後再看一眼這茫茫無際的科爾沁大草原。

出巡的隊伍緩緩行至科爾沁大草原,剛踏進半人高一望無際的草原裡,就有先行的士兵報來消息——正在東北領兵與俄羅斯作戰的裕親王和正紅旗副都統鵬春已在前方恭候聖駕。

初聽裕親王和鵬春未得調令私自行動,但轉念一想,康熙又釋然了,這兩位敢這麼乾,必是有什麼足以熄滅他怒火的好消息了,康熙隨即下令親兵和幾位阿哥隨他驅馬先行,輜重隊伍隨後跟上。

一隊人馬一路疾馳而過,待進了科爾沁大致有五六十裡後,遠遠可見福全所率的鑲白旗隊伍和鵬春所率的正紅旗隊伍在草原間若隱若現,待行進得更近了,便見兩旗整整齊齊地兵列八路,氣勢凜冽肅然,嚴陣以待。

看到康熙親衛兵打出的正黃旗旗幟,分彆身著鑲白正紅旗甲衣的兩位將領率下下馬,就算明知對方離得遠看得不甚清楚也是恭恭敬敬一絲不苟地打千行禮,隨後,兩人身後的數千將士也隨之下馬行禮,山呼萬歲,聲音在茫茫草原間,響徹天宇!

呼喊聲剛落下,康熙一行人恰好行至大軍跟前。

看著眼前英姿勃發的八旗士兵,康熙的驕傲和得意瞬間得到極大的滿足,一揮手,儘是傲然霸氣,“免禮,其他書友正在看:。哈哈,我大清的好男兒果然英武非凡,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有汝等替朕守衛東北,朕甚為安心!”

兩千將士的起身動作亦是整齊統一,謝恩聲再次震撼了整片草原。

康熙將兩旗兵暫時編入巡幸隊伍,又下令繼續向內前進。

幾位阿哥也都按照次序驅馬過來見過二伯王。福全挨個打量了一遍,各說了幾句表揚的話,最後把目光落在胤褆身上,把對方仔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自打胤褆二十一年南下,到如今的二十六年,整整六年沒見,當初那個小小的孩童擲地有聲說要當賢王的場景還曆曆在目,如今這孩子卻已經長大成人,黑色的眸子裡寫滿了對未來的堅定期望和勃勃野心,如同那翱翔九天的蒼鷹注定了要飛向廣袤的天地,除了折斷它的翅膀,誰人也無法阻攔,無怪乎大阿哥會有那樣的念想了。

想到京裡時不時傳來的一點消息,福全眸色沉了沉,歎了口氣——他可以教一個想要當賢王的孩子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賢王,卻沒有辦法讓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壓下野心安於現狀。

最後也不過是不痛不癢地再叮囑了幾句,便打發走了對方,自己則湊到康熙身邊。

康熙見福全見完了小輩兒們,便讓他彙報一下東北的戰果。

畢竟在路上,福全隻是長話短說,原來黑龍江駐防軍已經將俄羅斯人驅逐至西伯利亞高原那裡了。大清的八旗軍隊對於那邊的地形不了解,路也不好走,乾脆到那裡就停下來了,先布兵防守著,至於到底要怎樣,還要徐徐圖之。同時,他們恰好聽到皇上巡幸塞外的消息,橫豎戰事都結束了,索性就把收尾的事項交給薩布素,他則跟鵬春一起過來護駕,“還想求皇上饒了奴才未聽調令擅動呢。”

康熙聽了反倒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朕以為你應該把鵬春留在東北。”

福全疑惑了一下,馬上就反應過來了——福全的額娘寧愨妃棟阿氏和鵬春的棟阿氏是同一支,兩人的祖父是親兄弟,都是何和禮的兒子,說起來倒是親緣還算親近的一家人。此次如果能夠留在東北收尾,此後彙報戰事的時候就能記份大功,這份功勞不給外家表舅卻給了富察家,實在是太“大公無私”了些。

福全笑了笑,“奴才到底還記著自己姓愛新覺羅。薩布素將軍對於羅刹蠻夷態度強硬,分毫不讓,這場仗奴才畢竟也是主將之一,可萬萬舍不得有一點損失,留他守地才比較放心。——至於鵬春老哥,西伯利亞那邊的天氣對他實在太過勉強了。”

康熙定定地看了福全一會兒,快把對方看得不自在的時候才轉過臉,高高揚起馬鞭,“馬上要到科爾沁的營地了,二哥不如和朕賽一場?”

蒼茫無際的似乎會給人無限的勇氣,便是一直謹慎慣了的人也不由地豪放起來,朗聲笑道:“哈哈,奴才這兩年在外帶兵,騎射功夫可是大有長進,既然萬歲爺說了,那奴才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罷,高高揚起馬鞭,再狠狠甩下:“駕——”

眾皇子將士隻看到一陣煙塵滾滾,待反應過來,皇上和裕親王已經飛奔至十數裡之外。

胤褆胤礽對視一眼,默契地甩下鞭子,胤祉慢了半拍,反應過來後也是一夾馬肚,高喊著“太子二哥等等我”,追了上去。

康熙所帶的親兵更是不敢有所耽擱,在領頭的帶領下,又是一陣急促卻整齊的馬蹄聲。

最後剩下四五七八四位阿哥外加一位八旗都統麵麵相覷。

最後最為年長的胤禛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對鵬春道:“鵬大人,汗阿瑪與二伯王先行,接下來可就由您帶軍了,其他書友正在看:。”

鵬春的愣怔不過一會兒,聽到四阿哥如此說更是回過神來,“四阿哥所言甚是,奴才失態了。”

說完,調轉馬頭開始整頓隊伍,而後下令全速前進。

康熙等人沒過多久就看到了科爾沁的營地,福全將將落後康熙一個馬頭,康熙見了,歎了氣,“二哥就是太謹慎了!”

“奴才不敢。”福全恭敬地低下頭,心裡很不以為然,心裡有句話沒有說,麵對皇上,再謹慎也不為過。

康熙也不再多說。

正好此時胤褆兄弟三人也到了,胤褆直把胤礽落了一整個馬身,絲毫不曉得什麼是上下尊卑,康熙見此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考慮到現在是出門在外,又是大庭廣眾的,還是掩下不滿,向營地走去。

康熙一行鬨出這麼大的動靜,早已駐軍於此恭候著的蒙古王公們自是早就發現了,都紛紛出了軍帳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