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1 / 2)

清穿之重設曆史 裁風 5345 字 3個月前

福建水師的船隊很快靠了過來。

胤禩胤禟無意暴露身份,便由船老大去彙報情況。等待的時候胤禩和胤禟商量了一下,經過這麼件破事,兩人航海的興致都被攪和了,便讓船老大乾脆直接將船開回附近港口,接下來便走陸路過去廣東。

——這也是後來九爺出海必定要前後數十艘護衛艦護駕的土豪作風的由來。

船老大自然也是萬分樂意——他實在不敢再拿這兩位爺的安全開玩笑了。要是再跟幾艘護衛艦,他倒還有信心走下去。

這艘船便在福建水師的護送下回了福建。

到了港口,胤禟踏下最後一階舷梯時,激動地差點抱著胤禩哭了:“八哥,爺終於知道腳踏實地的好了——”

胤禩哭笑不得地拍拍趴在自己肩膀上的胤禟,眼睛隨意往四周掃了一眼,立刻僵硬地繃住了身子,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乾清宮

康熙放下手裡的折子,皺著眉頭抿了口茶,突然道:“梁九功,去吏部叫四貝勒進宮麵聖。”

“回萬歲爺,四貝勒前幾天就已經離京了。”

“離京?”康熙愣了一下,過了半晌想起來真有這麼回事,當時他正為胤礽報回來的江南官場貪汙**的極其惡劣的狀況大怒,適逢常駐四貝勒府的李太醫又報說四貝勒最近有些操勞過度,便打算給幾天假。沒想到胤禛反倒上折子要半年的假。那到底是自己兒子,看起來氣色確實差了很多,一時心疼兒子便準了,可現在這想用人反倒找不著了。

梁九功看著康熙的臉色,揣摩著說道:“萬歲爺,要不奴才派人去把四貝勒接回來?”

“算了。”四兒子的勤苦康熙還是看在眼裡的,從進了吏部就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出過半分差錯,出去休息休息散散心也行,又轉而問道:“誠郡王眼下在乾什麼?”

心下詫異皇上怎麼問起誠郡王了,又慶幸自己都差不多記得每位皇阿哥的現狀,沒因為恩寵大小而看人,略沉吟一番便回道:“奴才聽聞前幾年誠郡王沒有差事便跟著容若先生做學問,各處遊學講課,好看的:。不過奴才卻是不知郡王爺此時在何處了。”

提到三兒子,康熙心底還是略有些愧疚,那孩子當初完全是被遷怒了,估計到現在也還不知道太子抽他那頓鞭子是因為什麼,更是不知道皇父對他冷淡甚至忽視的原因。

不過胤祉聰明,兼之從小刻苦求學,倒是賺了個學識淵博的美譽,跟著容若四處講學獲益匪淺,也是越來越喜歡這樣的生活,就算被封王之後也沒想過去向康熙討個正經差事。

康熙覺得如今大概可以把三兒子弄進翰林曆練一番了。

“五貝勒……哦,”老五在理藩院,借著姻親跟蒙古打得火熱,倒也算是為準噶爾之戰做最後的善後吧。老六在戶部觀摩學習,這倒是可以再安置一下,讓他直接接過戶部差事,至於原本主事戶部的胤礽倒是該調動一番,先進吏部了。

康熙想到這裡,便重又提筆,寫完後遞給另一個太監,“送去南書房,教擬出旨意來。”

那太監舉著紙退下了,康熙又繼續問梁九功:“你知道七貝勒和慎郡王現在在忙什麼麼?”

——他突然想起來,這兩個他好像也沒指差事?

“七貝勒正在跟著清夏大學的那位規劃師學習,前一陣去了一趟山東,現在也是在全國跑——至於慎郡王,似乎容若先生給他布置了功課,現在已經走在去廣東的路上了。”

老九前一陣好像也說要去廣東來的?又想起失蹤至今依舊遍尋不到的十兒子,康熙突然發現自己目前排到十七的兒子,基本隻剩一半還留在京城,真是有種寂寞的感覺啊,康熙又突然想起被胤礽扔在毓慶宮的小包子弘皙了。

“毓慶宮大阿哥平日裡怎樣?”

“回萬歲爺,毓慶宮阿哥現在正跟十五爺十六爺還有直郡王府的世子爺在一起學習嬉戲,相處是極為融洽。”

聽到梁九功的回答,康熙又有了興趣:“弘皙和弘晟嗯,弘字輩如今就他倆,堂兄弟之間,合該如此。”

既然提到了弘晟,康熙自然就想起了他那不討人待見的阿瑪。這總歸是自個兒的兒子,康熙也不是不心疼不想念,隻是為了今後兩個兒子不再繼續這種錯誤,毀了自己,隻能狠著心把一個發配到遠方,不教回來。橫豎老八和老九已經去了廣東,便教他們代自己去見見胤褆吧。另外等老七老八回來後,是不是該給他們指點差事了?

“四哥怎麼也過來了?”

胤禩問出這話時,三人已經坐進了一輛寬敞豪華的馬車上了,車裡的小桌上還溫著熱茶——如此土豪的做派,自然是土豪九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