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40章 番外 二(1 / 2)

清穿之重設曆史 裁風 3640 字 3個月前

景新九年,太上皇六十大壽,上於暢春園辦千叟宴。

六十年一個甲子。康熙的六十大壽胤礽實在給辦得有模有樣,排場比十年前的五十大壽更加隆重,邀請了全國數千名壽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進京共同慶祝。幾位皇子們也是同樣放下手頭的事情,齊聚京城,暢春園一片和樂氣氛。

胤祐帶著福晉子女到暢春園時,胤礽已經到了,正侍候在康熙身旁聽訓導。他忙過去見了禮,然後便退到自己的位置,七福晉則帶著幾個小的去了女眷席位。

習慣性地坐到胤祺的上手——這樣的宴會,四哥十有八.九是要跟他換座位的,他早就習慣了,再說挨著書卷氣的三哥溫和的五哥也挺好。

沒過多久,其他兄弟們也都來了。

因為兄弟幾個平日裡都是各忙各的,難得聚到一起,此時便熱熱鬨鬨地喝著酒寒暄起來。雖然他們的差事各有偏重點,但畢竟在康熙的教導下各方麵都有涉獵,從此時的一番交談也能得到不少啟發,比如六哥胤祚就從九弟胤禟的的生意經裡取得增加戶部庫銀的方法,而五哥則從十三十四那裡學會了對待不聽話的人就要用武力鎮壓什麼的。

看著這樣的場景,在酒精的作用下,胤祐不覺有些恍惚。

前世康熙的千叟宴他也有參與過。可那個時候的千叟宴,除了緊張壓抑,隻有一片虛偽而又冰冷的歌舞升平。

那個時候大哥已經被圈禁了,汗阿瑪的壽宴根本沒有資格參加;而二哥二廢不久,圈禁在鹹安宮,往日不可一世的太子殿下連這麼隆重的壽宴都不能出場;三哥夾在兩人中間,未嘗不曾有過什麼小心思,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也皇恩也不甚隆重了;四哥雖然此時成了勉強拿得出手的年長皇子,但到底母家不顯,外力不足,也隻能隱晦低調行事;五哥一如既往,而六哥,那個世界哪裡有六哥的存在,八弟則是徹底惹得聖厭,敗得徹底,如履薄冰,九弟十弟亦受其牽連;十二弟同五哥一般,若無其事;十三弟亦未到場;也隻有十四弟皇恩正盛,敢湊到汗阿瑪跟前討巧賣乖。

自成年後,這大概是兄弟們第一次這麼同心協力,卻是虛與委蛇,隻為粉飾太平,笑容虛假得令人心寒。

浮生一夢,倒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現實。

其實閒暇之餘,胤祐也常常在想自己重活一次到底是為了什麼。

最初他發現自己重新回到康熙朝時,不可否認地,他萌生過一點奪嫡的念頭,等後來看到這個與記憶裡完全不一樣的康熙朝,這樣的想法便漸漸淡了下來。

都說上一世大哥、太子爺、三哥、八弟甚至九弟十弟十四弟都是失敗者,而四哥和十三弟是勝利者,可是要他這個旁觀者來說,那場沒有硝煙的九子奪嫡,真真是場俱傷俱焚的死局。

大哥戎馬半生卻又圈禁致,二哥一廢二廢癲狂後世,三哥起起伏伏終未得大用,八弟九弟更是改名除籍不得善終,十弟十四弟更是被打壓了一生,雖為皇子之尊卻是畢生無所成。

可是最後的雍正皇帝和怡親王又有什麼好得意的麼?他大概是雍正八年四月初的時候快沒有意識,那個時候能來探望的兄弟都來了,卻沒見著十三弟,聽聞對方的身子似乎也不大好了。他雖然不是雍正的心腹,遊離在局外,但也能感受到當時局勢的緊張與危急。不僅僅是西北外患,朝堂內部同樣不安定——皇長子、皇太子甚至八賢王經營多年,他們的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淺都有滲透到朝堂,雍正想必也是不敢大用,也就隻有十三能任他驅使,這恐怕也是導致十三身體不好的原因之一。

至於他們這幾個旁觀的兄弟——五哥不用說了,作為宜妃母的長子,九弟的同母兄,性情甚善的五哥卻被迫傳達將胤禟派駐西北甚至改名除籍的旨意,本身就是一種忌諱;而自己雖因腿疾一早便與皇位無緣,但畢竟與大哥八弟同養在惠妃名下,感情與他人不同,在雍正朝活得也實在憋屈。一至十四這麼多的兄弟,也就出身不高又養在蘇麻嬤嬤跟前的十二弟勉強算是沒什麼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