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皆是因為大秦無路可走了,所以不得不選擇走李陽說的這條變革道路。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秦朝確實是一個曆朝曆代最適合改革的朝代。
因為六國剛剛統一不過十年時間,什麼都是新的,什麼都是跟以往不同的。“皇帝”這個稱呼是新發明的稱呼,郡縣製也是新創的,還有度量衡、文字,各種政策無不是在顛覆著以往的舊社會,舊製度、舊形態、舊思想,而且秦時各種規製也還不完善,甚至百姓可以頌賀平民萬年無疆,見皇帝而不跪。
這一切,都說明著,在這個時代,隻要符合皇帝的誌願,符合社會的發展和需要,一切皆有可能。
而反過來看,在後麵的其它朝代,就難辦許多了。各種完善的製度,各種祖製,特彆是根深地固的封建思想,無不是在限製著新思想、新政策、新變革。而且,深受長久的封建思想迫害,百姓也跪久了,在漫長的封建曆史長河中,連站都站不起來了,新思想,新理念就更無從談起了。
李陽知道,大秦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跡的時代,因為它具有創新的政治土壤和環境。
它就和新中國一樣,剛剛結束了幾百年的戰亂,是一顆剛剛誕生的新星,是不將一切舊思想、舊製度放在眼裡的新帝國。
更重要的是,李陽還知道,秦始皇是一位有著雄心壯誌的君王,並非像曆史書中講的那樣殘暴不堪。
對於秦始皇來說,隻要能讓社會進步,能讓大秦萬萬世,什麼都不是問題。
廢分封,改製度,儒士反對,殺儒士,燒詩經。
這在普通人看來,就是殘暴,但站在社會發展的政治角度看,他殺的儒士,焚的詩書,其實是影響先進製度的舊思想。
先不論對與錯,總歸是叫全天下統一了新思想,鞏固了新的郡縣製度。
對於李陽來說,如今自己身居中丞相高位,有無數的先進思想和理念,後有雄心壯誌的秦始皇,加上這全新的大秦政治土壤,可以說,未來大秦大有可為!
當然,大秦目前最迫切要做的,就是鼓勵全民廣種糧、多生娃,而這也正是李陽在努力實施的東西。
…………
而就在李陽對大秦重新審視的同時,大殿上的嬴政見扶蘇一臉震驚歎服的表情,心裡也很高興,這是他要的效果。
隻有讓扶蘇明白,治國靠仁,是毫無用處的,他才會真正的去思考,何為治國?
嬴政對今日這堂課,很是滿意。特彆是當李陽將扶蘇以往的“輕徭役”之策,貶的一文不值時,嬴政更是嘴角微咧,心中發笑。
他轉頭對扶蘇道:“兒啊,今日可懂何謂治國乎?”
扶蘇微微點頭:“兒臣今聞李中丞高見,確實對治國之仁政,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嬴政兩眼一亮,趕緊道:“快說與朕聽聽。”
扶蘇連忙道:“兒臣發現,治國與做人大有不同,做人,言行仁,便為仁。而治國方法仁,於民並非是仁。治國當像李中丞那樣,看清問題本質,不問方法如何,隻要結果於民有利,於國有利,便為仁政。”
“哈哈,好!”
嬴政一聽,那是又驚又喜,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今天終於開竅了。
同時,他也不可思議的看向李陽,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就是聽李陽講了一個治國之策,就有了如此大的改變,竟是能說出這番道理來,這真是讓嬴政激動不已。
當下,他意味深長地道:“兒啊,朕欲讓你拜李陽為師,你可讚同?”
扶蘇一喜,連忙拱手:“兒臣正有此願,謝父皇!”
嬴政欣慰的點點頭,然後便對李陽道:“李中丞,朕有一請,想請你收扶蘇為學生,教他治國之本領,不知中丞可否答應啊?”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