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在心中翻了個白眼,隻好回道:“回稟陛下,各地之亂象,其實根本之原因,乃是家中存糧不足所造成的。不過,此番亂象應該不會長久,亦不會太過嚴重,因為百姓的田中早已栽下了禾苗穀物,隻待秋季來臨,他們就會有糧可食了,有此希望尚在,大部分百姓都是不會願意造反的。”</p>
是的,造反是因為沒有活路,可是如今的大秦境內,可以說是家家田中都種有禾苗穀物,這就是他們的希望。</p>
有了這個希望在,隻要再堅持三個月左右,便有了活路,試問,誰還會願意去造反打仗啊?</p>
顯然,造反的流民,隻能是小範圍,小部分的災民,不可能造成危脅大秦帝國的統治地位之大勢。</p>
嬴政歎了口氣,倒是沒有再責怪李陽的輕徭役這件事了。</p>
其實,嬴政也不是昏君,秦國到底是什麼個情況,他並不比殿中的這些大臣知道的少。</p>
他也知道,自今年以來,秦已是走入了一條死路。</p>
因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近幾年來,徭役是越來越重,使得大秦境內到了有田無人耕種的局麵。</p>
這也就是為什麼兩百萬役夫解散回去,隻度過了兩三個月時間,就暴發了這種亂象。</p>
而如果不走李陽的輕徭役之路,那後果就不僅僅隻是眼前這種小打小鬨的暴亂了。</p>
如果不輕徭役,今年兩百萬役夫沒有歸鄉,那百姓家中的田地就不可能有人耕種,田地裡沒有穀物糧食,百姓就看不到希望。</p>
如此一來,饑荒一到,勢必舉國紛紛揭竿而起,而且,此大勢不可逆。</p>
也就是說,不管你輕不輕徭役,今日之饑荒都會發生。</p>
換句話說,剛才嬴政隻是聽到亂民竟是到了攻打縣城的地步,所以心中惱怒,這才說了那樣的一句話,以其說是責怪李陽的輕徭役,倒不如說是在責怪那些亂民,對他嬴政今年所施行的仁政,毫無感激之情。</p>
恩將仇報,反而造起了反,這才是嬴政的氣憤之痛點。</p>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此話形容此刻之麒麟殿中的人,可是再恰當不過了。</p>
皇帝嬴政就是說者無心,而這句話聽到殿中的那些大臣們耳中,可就是認為嬴政是在責怪李陽,在否定可持續性發展戰略。</p>
難得皇帝否定李陽,這麼好的壓製機會,馮去疾怎麼可能不把握住啊,當下便出列打壓道:“中丞相此言可是差矣啊!此番亂象不會長久,亦不會太過嚴重?此話本相可不敢苟同。”</p>
李陽一愣,轉頭問道:“馮相有何見解?”</p>
馮去疾道:“如今亂象已生,更是有人打著抗秦的旗幟攻打縣城,這可是真正的造反。中丞相竟然認為隻要田地中的糧食熟了,他們便會各自解散歸家,重新當安分守己的良民嗎?本相可以敢肯定的說,此番亂象,如果不儘快出兵鎮壓,亂象勢必會快速壯大,最終成為我大秦的心頭大患不可!”</p>
說到這裡,馮去疾對皇帝拱手道:“陛下,此番亂象堪憂啊,春時解散的那兩百萬役夫,可皆是青壯之人,他們麵對饑荒,勢必跟隨反賊一起造反,如此,便是兩百萬的反賊大軍,大秦危矣!”</p>
不得不說,馮去疾這老家夥真是壞的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