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商人之覺悟(1 / 2)

就在大家震驚無比的時候,那群商人也炸鍋了。

九十五萬金,這等於利潤被壓到了極點,可賺到手的所剩無幾了!

“巴兄,你……你這竟價,毫無利可圖啊?”

“是啊,雖然眼下雇用災民,成本極低,但秋收將近,秋收過後,人工成本就要恢複正常,而且秦陵傷亡事故頻發,安家費亦是不少的一筆,你這……所圖為何啊?”

“…………”

一眾商人,一臉的懵逼,完全傻眼了,一時之是詫異紛紛。

這也不怪他們會詫異,雖說大家拚著搶著提出各種解決饑荒的優勢,看似是為了國家,為了災民,慷慨激昂的在爭搶這些工程。實則,他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前麵有一場投標會,一個八十萬金的阿房石材承包項目,有人竟價五十萬金,另一個竟價五十五萬金,但是卻給了一係列解決災民的承諾。結果,那個項目竟是讓後者中標了。

也就是說,大秦之所以會願意將這些國家工程拿出來交給商人去做,說白了就是為了讓他們解決眼前的饑荒困局。

如果隻是單純的竟價,並沒有取勝的把握,相反,如果你更有優勢解決災民問題,哪怕竟價稍高,這些工程都更容易中標。

隻不過……就算如此,那也得給自己留著利潤啊。

每個商人爭著搶著這些工程,不就是為了在這些工程上麵分一杯羹麼

嬴政及文武百官,也紛紛詫異地望向巴適,很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哈哈!”

隻見巴適爽朗的笑了兩聲,拱手道:“謝謝諸位關心,實不相瞞,此次我巴家竟標,是響應中丞相之號召,當此大秦災荒之年,大秦商人須眾誌成城,為國解憂。中丞相曾說,沒有國家,哪裡有家,沒有太平,哪裡來的經商環境。一個人,一個群體,其地位之高低,唯看他為國家、為社會貢獻之價值而論。”

“故而,當此大災之時,國庫空虛,唯我等商人略有錢糧,此時若不出力,不為大秦、為社會發揮作用,何談提升商人之身份地位乎?豈不坐實了唯利是圖之奸商之名了?所以此次竟標,我巴家實則純粹是為我大秦,為天下災民,儘我微薄之力,亦是向天下為商人正名,故而我巴家從未想過要在此中謀利。”

一眾商人聽完此話之後,全都沉默了。

是啊,商人之地位,極為的低下。

自商朝時期,就有了專門做買賣賺錢的商人群體。周朝滅商後政府允許商朝遺民繼續做買賣,並稱之為商人,當時商人受嚴密監視。

其後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變法時期,秦國嚴厲打擊商業,借此提高農業的地位,直至現在一直沿用重農輕商的政策。

所以,商人群體地位在政策打壓下,經商被世人視為賤業,商人亦被視為利字當頭的奸商小人。

一直以來,商人們夢寐以求的其實並不是錢財,而是想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但是,雖然呂不韋後來高居相位,但商人之身份地位依舊沒有絲毫提高。最後,就連他自己都落了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而這一切,實則是因為呂不韋隻是為了他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為了提高天下商人的地位。

而要真正提高商人的地位,就如巴適所講的那樣,唯有商人自己發揮出對大秦,對社會的巨大作用,如此才是真正提高商人之地位的辦法。

當然,這些實質道理,也是在竟標之前,李陽告訴巴適的,要他以極低的價格竟標,將來才有更加廣闊的前途。

“一個人,一個群體,其地位之高低,唯看他為國家、為社會貢獻之價值而論……”

眾商人在心裡重複著念叨此話,最後所有人都心中一震,突然雙眼一亮,這時他們突然才恍然發現,原來商人之所以無法提升地位,實則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眼下,因為世人視商人不事生產,隻是販賣為利,故而對國家,對社會來說毫無價值。而眼下確實是商人發揮巨大作用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