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也是興奮的不得了,因為徐福這次帶回來的農作物實在是品種豐富,種了玉米、土豆、紅薯、花生、辣椒,竟然還有向日葵、番茄、利馬豆、菠蘿、番木瓜、煙草等數十種。
而且,不僅是品種繁多,數量亦是不少。
琅琊郡運送物資的押運官早已統計了數量,玉米粒700石(秦朝1石約現在的60斤,700石即42萬斤),土豆550石(約33萬斤),紅薯600石(約36萬斤),花生等其它數十種總共亦有500石(約3萬斤)。
如此多的農作物,隻要種植下去,經過一兩年的培養,就可以在大秦的土地上開始量產,大大的提高糧食種類多樣化及產量。
扶蘇激動地道:“有這麼多適合旱地種植的農作物,糧食增產已然不成問題了。”
眾人無不紛紛點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隻要這些農作物一但在秦國普及種植,那麼秦朝的溫飽問題一定可以得到解決。
不過,紀偕則更關心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問道:“院長,這些東西都應該如何種植?”
李陽道:“玉米於春季之時,於地上一步之距種兩三粒,自會發芽長苗,後施肥除蟲,夏秋之間便可產出。土豆……”
這一講,就是大半天,紀偕聽得是又驚又喜,因為他發現這些農作物,有些品種的培育不僅僅隻是一生一,而是一生五,一生十的繁衍。
比如,那個叫紅薯的東西,隻要取一個埋於土中,它並不是埋一個,長一個,而是等它長出藤苗來了,取其一截藤苗來種植,而一個紅薯將來可以長出來的藤苗將有數米長,可截成十數段來種植,而後這一截短短藤苗將來便可結若乾個紅薯出來。
也就是說,眼前這一個個的紅薯,它將來可以變成數十個,甚至上百個紅薯出來。
更重要的是,聽李陽所述,這些紅薯於荒山野嶺也儘可種植,簡直就沒有比這更好的東西了。
此時,眾人終於明白,為何李陽敢說今年要讓糧食增產三倍了,有這些從少昊帶來的新糧食,顯然這三千石的農作物種子,不久就可以變成三萬石、四萬石(近兩百萬斤)。
可以想見,一但這些從少昊帶來的農作物全國普及之後,百姓家除了種穀物之外,再於荒地、菜地中種上一畝土豆、紅薯或玉米,那麼溫飽將不再成為問題,甚至還可以過上一日三餐的富裕生活。
要知道,此時的秦朝,普遍都是一日兩餐,隻有少數的貴族才能享受一日三餐的生活。
秦時,人均的糧食有多少呢?
秦朝,畝產穀物五石左右,約現代的200斤。
交完稅賦,其實最後自留的糧食少之又少。
李悝的《漢書食貨誌》中記載,五口之家,全年食糧90石,全年人均食糧18石。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一年的食糧隻有一千斤,這還是原糧。去了殼之後,也就隻剩不超過800斤了,普通百姓每天幾乎是一個半饑的狀態。
而如果有紅薯和土豆、玉米的補充,那麼半饑將成為過去式。
當天,李陽就讓紀偕,做好準備工作,然後儘快將這些新農作物分發給各個行省、郡縣去種植,讓每個行省、郡縣都成立新農作物育種區。
在這些劃規為新農作物育種區的郡縣,規定除了水利充足的良田繼續種植穀栗之外,其它的旱田、荒地,通通種上玉米、土豆、紅薯等少昊帶來的新農作物。
當然,為了保證百姓種植這些新農作物的積極性,以及認真對待的態度,李陽還提出了幾點指導意見。
一是,新農作物的種植戶,今年產出的新農作物,統一由朝廷用穀栗置換,一石玉米,可置換穀栗十石,一石土豆、紅薯,可置換穀栗五石。也就是說,隻要種出一千斤土豆或紅薯,就可以從朝廷換來五千斤穀栗,這幾乎比他們種穀栗還劃算數倍。
以此辦法,來激勵大家種植這些新農作物,同時又能很好的保證這些種植出來的新農作物不被吃掉,全部用於明年全國性的大麵積普及種植。
當然,他們要吃也無所謂,隻要你舍得吃,吃一斤紅薯,等於吃掉了五斤穀栗,可以說普通百姓幾乎不可能大量食用。所以,今年產出的新農作物,就足夠作於明年全國普及種植之用了。
二是,這些新農作物,按三倍穀栗之數,計入各行省、郡縣的糧食總產量。
什麼意思呢,就是今年各地方要保證糧食增產三倍,而種植了新農作物的地方,一斤土豆就可以當三斤穀栗,計入為當地郡縣的糧食增產功績。
也就是說,隻要大力種植這些新農作物,保證這些新農作物的收成,朝廷下發的關於今年糧食增產三倍的政令,就能很輕易的完成,並在政績考核中得到一個“優”的評級,大大利於升遷。
這個辦法,等於是直接將下麵各地方官員最近心中的怨言打消。
至於這些從少昊帶來的新農作物,夠不夠分發給二十個行省來種植培育呢?
這麼說吧,就拿玉米來舉例,一畝地需四斤玉米種子,那麼徐福這次運回來的四萬斤玉米粒,就可以種一萬畝地。
紅薯三萬六千斤,約百萬個紅薯,一個紅薯可長出數米的藤苗,取二十厘米一小段的藤苗就可以種植,這些紅薯的種植麵積就更大得去了。
還有辣椒乾裡麵的辣椒種子,亦是可以足夠分給若乾個行省去種植。
何況,各地方原本就要保證水稻、栗米的種植,新農作物隻是於荒地、水利不足的旱田種植,所以分發給二十個行省,去培育完全足夠。
得到了李陽關於新農作物的培育意見,紀偕嘴巴都笑到合不攏了。
他已經可以想像得到,今年百姓增產三倍,賦稅足額征收,國庫充盈,幾乎沒有問題了。
作為一個主管國家賦稅錢糧的戶部尚書,眼下有如此利好消息,又怎會不喜出望外呢?
當天,所有在場的大臣,終於明白李陽之前所說的糧食增產三倍,並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