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她是太後還是什麼,蘇清始終是她敬重的長輩。
沉默了一會兒,蘇幼儀原以為蘇清不會再開口,沒想到他忽然抬起頭,“其實老臣今日來,是有件事要和太後商量。”
蘇幼儀頓了頓。
他還是開口了。
“你說罷。”
蘇清道:“老臣以為,此番西北乾旱太後派蘇誌明為欽差前去賑災,是否有些不妥?”
這話和蘇幼儀猜想的一樣。
她心中歎了一口氣。
如果蘇清帶著蘇誌明來說這番話,她必定不會胡思亂想,可蘇清背著蘇誌明獨自前來,這份心腸讓蘇幼儀心裡不好受。
這意味著,隔膜已經產生了。
她儘力讓自己不往壞處想,“有何不妥?”
蘇清思考了片刻,“誌明到底年輕,從前先帝在時派他下江南,那時他是新科探花,先帝派了他和張之洞,有些考量的意思。可此番西北賑災事關重大,太後派他前去,朝中之人難免猜疑太後偏私。”
“太後為了平定朝中的議論,又言明誌明絕不會貪汙。若太後事先和老臣商量過,老臣絕不同意您如此說法。”
蘇幼儀蹙起眉頭,“為何?”
蘇清歎氣,“太後,水至清則無魚,這個說法您難道不知道嗎?雖然朝中貪腐不是好事,可不能一下子殺個乾淨。先前您定下十萬兩賑災銀子為何那麼多大臣反對?無非是人人身上都有點貪腐的汙點,或多或少,約定俗成在朝廷每一項支出中分一杯羹。”
“太後直接宣稱誌明一分不貪,這個帽子扣在他頭上,反而是個負擔。彆的大臣會嫌他不合群,他手底下的人也會嫌在他手下分不到好處,所以老臣以為,派他前去不妥。”
蘇清在朝中多年,蘇幼儀相信他所言不虛。
這一點她也早就清楚。
她可以接受任何人對她提出這個質疑,唯獨蘇清——她沒想到,最後在她麵前提出這個質疑的人會是蘇清。
她不禁反問,“蘇伯父說人人身上都有點貪腐的汙點。或多或少?那您呢?您有沒有?”
蘇清被她問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蘇幼儀從他的表情已經明白了一切。
水至清則無魚,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怎麼可能清?
蘇清從一個小小的地方縣令走到如今的朝廷重臣,他早已不是當年的清流了,隻是還保留著清官之名而已。
蘇幼儀忽然發現,她也是個丈八的燈台,照得見彆人照不見自己,隻看得到朝中大臣,卻看不到和自己最為親近的大臣。
“我……”
“您彆說了。”
蘇幼儀不想繼續談這個問題。
哪怕是自家長輩,談這個話題都太過閔感,何況兩人原本沒有血脈關係呢?
她抬起頭來,看向蘇清,“那依您的意思,您覺得不派誌明去,派誰去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