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1 / 2)

“今日學習《論語》子路篇,可有預習?”季玉深手捧卷書,睨了晲下麵一乾孩子問道。

應是今日蘇幼儀也跟著湊這個熱鬨,眾學生紛紛想起從前蘇幼儀為之上課的那次,既敬佩又害怕,背脊挺得直直的,響亮應道:“有!”

當然也有一些不知前情者,嗓門都是充次的,隻是被小六小七給壓了下去。難得母後來瞧他們定要好好表現一番,想此嗓音自然是不自覺地大聲了。

蘇幼儀為了能不大幅度影響孩子們,自顧自地坐在後排去,聽著這像是要把學堂屋頂給掀翻的孩兒音,蘇幼儀啼笑皆非。

她也似娃娃般盤著腿挺直了背脊並翻開書本,一雙靈動的眼睛直直看著季玉深。說起來這已是三個娃娃的娘親了,進宮幾載與嬪妃大臣鬥智鬥勇,可眼瞳裡卻始終保持著一汪純淨,直看得季玉深心下蕩起異樣。

他斂起似有意無意流露出的情意,開口道:“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季玉深停下來掃視下麵一眾,“小六,何解?”

小六聽之站了起來應道:“子路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應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子路請求多講一點。孔子說:‘不要懈怠。’”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應:‘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仲弓又問:‘怎樣知道是賢才而把他們選拔礎來呢?’孔子說:‘選拔你所知道的,至於你不知道的賢才,彆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

“好,小七你是如何理解孔老先生所教導的?”季玉深轉頭看向小七。

小七應道:“我認為孔老夫子是教育我們如何治理國家輔助君王,像所做之事百姓當知,以百姓為中心,還有其中有意為正名,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季玉深點了點頭:“理解七八。這是前二章講得是當政者應當以身作則,要求百姓做的事情,當政者首先要告訴百姓,使百姓能夠搞清楚國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講的引導百姓。”

他又看一眼眾人,“還有第三章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以上三章所講的中心問題都是如何從政。但在這三章中講得最重要的問題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組成部分。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隻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順’,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

如此,可明白了?”

“明白了!”

季玉深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邊看向李千越,李千越立馬有了一種受寵若驚的錯覺。

隻聽他說:“李千越,你來背誦接下去的兩章。”

“是。”李千越站了起來掩上書本:“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