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億貫(2 / 2)

玩唐 午後方晴 7584 字 10個月前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就是他的另一句偈子。”

“不對,剛才他說過遇佛殺佛。現在又怎麼說佛祖心中留?”小和尚問完!將嘴捂了起來,十分地後悔自己說出了遇佛殺佛四個字。

“此佛非佛也。慧雲大師,在下告辭了”王畫微笑答道,然後離開。

可網走出來沒有多久,那個若如雪追了出來,大聲問道:“王學士。剛才那個故事是你編出來的,對不對?”

王畫回過頭,看著她,說道:“不是。我也沒有精力鑽研佛法。

“你在撒謊為什麼我沒有聽到這個大師的偈語?慧雲大師同樣也沒有聽說過?”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你沒有聽說過的事情很多。就象你的事。比如你的孝德,太子殿下就不知道。或者你的其他事,知道的人更少。不過,如果若小娘子如果願意告訴我,我都樂意洗衣耳恭聽。”

說完了,王畫頭也沒有回一下,就揚長而去。

但李重俊與張九齡都聽出來了,王畫話中間有些古怪。

李重俊回過頭,看到這個清秀的小姑娘,站在哪裡,臉色兒有些發白,不知道在想什麼。但不好詢問,於是追上王畫問道:“你認識這位若家小娘子?”

“不認識,但我聽到她的一些故事。她就居住在修文坊,說起來還是我們的鄰居,她家就在丁家那個院子的東南角。但她讓我聽到的卻是因為她身上發生的另一件事。這個小姑娘是前幾年才搬到汴州,算起來原來卻是洛陽人氏。與她同行的還有一個母親。她們來到了汴州後,在汴州的坊市上盤下一件小店麵。靠織成謀生。母女倆手藝活都很好,雖然大富大貴不行,可也能靠它渡日,並且後來慢慢有了名氣。還雇傭了兩名女工。因為小姑娘人品,長相甜美,所以有許多人家都喜歡。這時候汴州的一個良家子也看上了這個小娘子。他本身又是一名生貢,學問也好。於是若家母女同意了這門親事。但親事訂下不久後,她的母親因為生病去世了。小姑娘從小失去父親,是母親一手將她拉扯大的,因此很感謝母親。同時也很孝順。於是小姑娘對這個良家子說,守孝三年後才能成親。但在第二年也就是去年,這名良家子科考,而且還考中了。這個地位的變化,使得這名同年又產生了新的想法,認為小姑娘的身世不大好,畢竟出身於市井坊市之中,嚴格說還是一個女匠,所以他說了,要麼馬上成親,要麼就退掉這門親事。

顯然其中對與錯,王畫不想判決,畢竟嫌窮愛匈引一、還是占了多數以他並沒有說出泣名講十的名不難查。去年錄取的進士稍微多一點。也不過皿十一人,後來補錄了四人,汴州會有幾人錄取?

“小姑娘聽說後,立即說道,如果不同意她為母親守大孝,這門親事告吹也罷。但後來這名同年進升很快,現在都是一個從七品的官員了。而且娶了一個名門閨秀,有人又問這個小姑娘後不後悔。小姑娘卻坦然答道,難道我遵守古禮。為母親守孝是錯的嗎?如果她做這件事,這個良家子都不能等待,以後也不會是一個好的官員的。這樣的人不嫁也罷。

依然為母親守孝如故。”

“這都是一個好品德”張九齡聽了默然讚道。

“但是不對,孤剛才聽到你話中還有其他的意思。”

“太子殿下,莫急,至於有沒有其他的意思,我現在有的不能斷定。有的斷定了也沒有到說的時候。不但她,這件案子,最後的結果,會讓你,會讓天下人看到一幕最大的鬨劇與醜劇。但現在我隻有猜想。因為這件案子同樣出現了許多人命。所以必須將真相揭開,而不能憑借推測。”

李重俊也無可奈何。就象詛咒案。王畫總是說半句留半句,釣足了他的胃口。可是他卻沒有這個智慧。憑借一些線索,推測真相,隻好等待了。

“太子,還是那句話,不要急。很快我就會找出全部答案,也會讓你知道”說完了。王畫看了看天空,眼中出現了無窮的譏諷。

回到了院中,上官小婉也李裹兒迎了上來。

上官小婉笑盈盈地說道:“聰明的王二郎,有沒有找出“淡,?”

“應當找出了一些頭緒吧,不過操作麻煩,我還要想想。”

“哦?”上官小婉一臉驚訝,如果他又找出方法,那真是神鬼莫測了。但她接著又說道:“但是王二郎。我還有一件事沒有想明白,或者直接認為那個國家寶藏的事,是一件烏虛子有的事。有誰會相信?”

“烏虛子有。好吧,我說幾件事給你聽聽。首先就是王莽,淮陽王元年三月,光武帝劉秀率三千人與王鳳王常的昆陽守軍裡應外合。大破王莽十萬大軍。此役後,魄崔、楊廣、周宗、公孫述、宗成、劉望等豪傑或起兵呼應,或假借名號自立,王莽政權迅速土崩瓦解。然後王匡破洛陽,申屠建攻武關,鄧曄和於匡起兵南鄉應漢,與申屠建兩麵夾擊,武關都尉朱萌被迫投降。這時候王莽已知大勢已去,居然聽信崔發的話,率群臣於南郊仰天大哭,告天救之。”

王畫一氣說來,事件不難記下。這是曆史上一件大事,最難得的是他地名人名,全部記下,連思考都沒有思考一下,可見他熟讀了史書。就是有才氣的上官小婉,也暗下折服。

“但這時候王莽還想垂死掙紮,拜將軍九人,皆賜以虎為號。以北軍精兵數萬人令其率之,以其妻子於宮中為質。這也罷了。這時候宮中有黃金六十餘萬斤,但王莽愛之。隻賜九虎之士四千錢。於是眾怒怨,無鬥意。結果九虎或敗或逃。更始帝軍進入長安。雖然王邑父子為莽死守皇宮,還是被漢軍攻破。杜吳殺莽,公賓就斬莽首,軍士數十人分莽身。但這六十幾萬斤黃金去處,史書並沒有再記載了。隻是記載了唯長安末央宮被焚,其餘宮室、供賬、倉庫、官府如故,市裡不改於舊。但還記述了一件事,更始帝懦弱,沒有見過世麵,連坐於早朝大殿的膽量都沒有。諸將後至者,他還在問道,你們搶了多少東西?”

對於這段曆史,李裹兒與李重俊知道是知道,但知道得沒有那麼詳細,因此不敢評論,可是上官小婉與張九齡皆飽讀書籍,《漢書》與《後漢書》皆對此事記載得很清楚。兩人點頭。

“但一個問題來了,如果劉玄得到了這六十多萬斤黃金,難道貪心不足,還要讓手下將士卻搶虜?要知道就是現在唐朝的國庫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黃金來,恐怕都有點困難。況且那時候到玄實際控製的地盤並不大,實際控製的百姓也不過幾百萬人。這一點是不是很奇怪?如果我說王莽將這些黃金藏了起來,以備萬一,你們相不相信?”

確實是可疑,如果再配合一些證據。真會讓人相信這麼多黃金讓王莽藏了起來,因此劉玄並沒有得到這麼多錢,所以才沒有滿足貪心,問出這句貽笑大方的話。

而且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六十多萬斤黃金,合計一千多萬兩,換成銀子就有可能達到一億兩,也就是一億編錢。

如果真有這筆錢存在,會讓一萬人,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為之瘋狂的。

連李重俊都有點沉不住氣,立即問道:“王學士,你的意思是說真有這筆寶藏存在?”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