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依你”。李顯答道。如果真有大批銅礦,他也舍得。但沒有這個銅礦。那又是兩回事。二:事,就是每確認外銅礦“可向天下發放公這個背是,使某些手中還囤積著大批銅錢的人小主動拿出銅錢出來交易。”
這也是一個辦法。李顯立即同意。
其實也聽出來了,李紅這三件事,都是為了輔助國家的。要麼使經濟回溫,要麼使糧價平穩。
但第四件事卻是王畫私人的小李紅說道:“還有一件事,因為陛下沒有過問,二郎沒有說過。問題也不大,但有些逾製,所以想了想。還是托奴婢向陛下解釋了一下
“什麼事情?”
“陛下也知道的,二郎進糧的地方很遠。雖說用了以貨易貨的方法,將糧價本錢壓低。但還是沒有辦法將本錢壓縮。於是在夷州設立了一個造船的作坊。本來也想設在中原的。可這樣一來,因為雇擁大量的工人,還有中原的樹木都有主之人,船隻成本提高。但二郎手中又沒有這些錢。因此在一些島國上抓了一批奴隸,在夷州設立了一個造船的作坊。還請陛下寬恕。”
原來就是這件事,難怪王畫手中有那麼多大海船。雖然這件事是有點不好,周邊許多國家都在抗議唐朝百姓野蠻,到他們國家搶掠,連百姓都抓。但除了大食、吐蕃、突厥,這些小國家誰將他們生死放在心上。
是有點逾製,可王畫是為了國家,也不算過份。李顯說道:“恕王卿無罪。不過這個夷州在什麼地方?
提起大洋洲恐怕沒有人清楚小但提起夷洲,還真有許多大臣知道。
張說答道:“啟稟陛下,夷州在潮州與泉州東麵的海域上。在三國時,東吳孫權曾派衛溫與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此處。但因為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最後帶數千夷洲百姓返回東吳。東吳太守沈瑩根據帶回來的夷人描述,在《臨海水土誌》裡寫過夷洲的情況。夷洲在監海郡東南二千裡處,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四麵皆山。人民各自不相往來。衣服風俗也因此各異,但人皆髦頭,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
忽然想起來李紅還在這裡,這個話題不能說。於是轉了一下說:“居民喜歡將魚內鹵在陶罐中,部落中用木棍敲擊中空的木頭,招呼部民。打仗時將敵人頭砍下來,掛在院中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召顯自己的戰功。到了隋焰帝時,又派出陳棱率萬餘兵,前往夷州。但因為語言不通,陳棱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當地居民返回隋朝。可應當有閩廣之地的百姓與此處交往商貿。”
最後一句,張說兌得不肯定,因為朝廷對這個就從來沒有關心過。
李紅不作聲,她心中有數。張說的夷州就是王畫的小琉球,也有唐朝商人將它稱為小琉球。有貿易往來,很少,大多在後來的高雄一帶。讓王畫有意避開了。再往北走,因為這些原住民不開化,十分野蠻,也沒有客商敢去。如果不是在海麵上盯上了這塊地方,以及捉捕奴隸業的興起。造船廠再過十年都平安無事
風俗這個,沈太守說得相差無幾。但有雪,中間有一個雪山常年不化。
但沒有人關心,倒是李顯想起了一件事問:“水土不服,一直很難解決。為什麼欽州遷移了那麼多百姓,都相安無事?”
“小陛下。所謂水土不服,主要就是不同地區的氣候,還有水質與飲食的改變,讓人們身體不適應,因此出現麻診與各種疾病。也不是很難辦,多喝茶葉蜜水,就能減輕麻診發作現象。然後多吃豆腐,使遷徙的人們立即適應當地水質。另外就是腹瀉要多備一些止瀉的藥物。還有多吃橙子、括子、柚子。如果藥物不足,可以用鹽與蘋果熬粥。每天兩頓。還有人精神緊張,要勸導鼓勵人們安心,使心情放鬆。其實水土不服,隻是短時間,大多數人過了十幾天後,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水土,就沒有關係了。”
這是精神上調節,再補充維尖素與微量元素。說起來不是很難。可維生素的作用,現在人們還沒有遠遠意識到。
原因王畫知道,但李紅不知道,隻知道這樣做,水土不服的人比例就會占著很少。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全部康複。隻有極個彆人無藥可治,但這個比例可以忽視不計。但唐休螺立即用筆記了下來。王畫說朝廷對嶺南管理疏散,固然因為這裡太貧困,百姓又很少。無法分心。可主要原因就是水土不服。原來王畫要說出來。大家還會忽信忽疑。可現在是幾十萬百姓的證明。一旦克服這一要素,對唐朝軍事上的作用無法想像。
老唐一邊記著一邊在心裡想,誰說雜學沒有用的。現在誰說,我第一個打他的腦袋。
當然,這也是符合王畫想法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否則公開挑釁那些老夫子威嚴,等著好看吧。
既然事情問完了,還得了一個水土不服的秘方。至於王畫經營夷洲也好小琉球也罷,連交州南邊的林邑國。還是盛產水稻的地方,都沒有人產生興趣,那個會去管?李顯說道:“李紅,這回可以將那個,錦囊拿出來了吧。”
都急死了。
李紅拿了出來。於其說是錦囊。不如說是錦盒,一個紅色的繡花小包,裡麵裝著幾十張圖紙。
其實中國銅資源很少,而且大礦少,中小型礦多,最主要是其中大多數是伴生礦。現在開采無疑是一種嚴重浪費,就象後來的銅陵一樣,銅冶煉過了,銅礦石不要了,僂國商人跑過來說,這些廢礦石給我吧。結果人家還沒有出中國的海域,黃金就出來了。
不過為了救急,王畫不得不獻出了一部分銅礦的所在。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因為手下人在菲律賓找銅,積累了一些經驗。派到各個可疑的地點,有的找到了。有的沒有找到。王畫將各個藏銅的地方讓手下畫了祥細的地圖。大多數是後來中國有名的大型銅礦,包括黑龍江的多寶山銅礦、山西中條山銅礦江西城門山銅礦、湖北銅錄山銅礦、廣東的大寶山銅礦、雲南的特大型銅礦東川銅礦、大紅山銅礦、易門銅礦、一藏的特大型玉龍銅礦小多霞鬆多鋼礦、馬拉鬆多銅局,李顯看了後,想將它立即收起來。
其他的還好一點,其中有許多在嶺南與劍南,他都沒有想到這是王畫有意安排的,讓朝廷開發,拉動與南方各民族的關係。使他們與中原緊密聯係起來。關健有東北鞠鞋人的一處銅礦,還有南方六詔部與吐蕃人所在的地方,好幾處銅礦。難道聯要發兵攻占這些地方?
不管攻占不攻占,先將這幾幅地圖抽出來,不能讓他們得到了。
小心地將這幾幅地圖收到懷中,才將其他地圖拿了出來。
韋氏還在奇怪的問:“陛下小你在做什麼?”
“這是蕃國人的地方。”
大家才明白過來,都相視地會意一笑。不過反過來說明王畫用了苦心。不然都不會找到外國。
得了地圖。立即派人按圖索橫。大多在很遠的地方,但中條山離長安很近,沒有多久就傳來消息。得到了消息,李顯膽子大起來,立即拿出五百萬維錢,大肆采購棉布。
十八家糧食也往各州糧倉調動。
但三家沒有得到好處,除了飛錢外,十八家還得到了四百萬婚錢現款。三家隻是轉了一下手。甚至還倒貼了部分的錢。也回籠了幾百萬絹錢銅幣,又砸在了收購低價的物資上了。
好處也不在這個地方,而在那些耿氏價換回去的產業上麵。不說這些產業以後的收益,行情轉溫出手,也會獲利近千萬貫。而且王畫錦上添花,他所說的三千萬石糧食,第一批到了中原,八百艘海船浩浩蕩蕩。特彆是那兩百艘新式海船,所到之處都引起轟動。
好大的船!
包括平衡船隻長達十幾米的巨大船艦,整艘船舶長達五十幾米。另外四百艘河船也跟著這批糧船一同到了長江,這將促進內河漕運。同時這些船舶載重最少在兩百噸,最大的在七八百噸,當然後者航行的範圍隻能在長江或者大運河部分地區。但船大動輸成本就會下降,而且這些船隻質量比去年出售的八百艘又要先進。因此立即銷售一空。
其實售價很便宜,王畫不是為了賺錢主要為了將糧食迅速調往洛陽。不然現在的糧食增加了,用原來的小河船還不知道那一天才能運完。這批糧食交到朝廷手中,王畫又將錢砸到貨物上麵。加上原來兌現飛錢調到各個商人手中的銅錢。朝廷撥出的一筆錢,這無疑與後世政府救市性質差不多。又傳出王畫找出來許多銅礦,朝廷一張一張告示張貼出來也證實了銅礦一個個被找到了。也沒有人願意囤積銅幣。
市再上銅錢終於再次流通起來。
棉布價格也跌到了五文錢,在這個價位上,許多人也不大願意種植棉花。因此逐漸有人願意用棉布交易。
隨著江州與鄂州的銅礦被證實,其實鄂州銅礦曆史很悠久,不過王畫讓人找得更細。而且因為有了炸藥,也方便了開礦。這場風波也平息了。不但平息下來。而且糧食價格沒有人刻意打壓,夏收時售價也僅在二十二三文,甚至隻有二十文。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受益的,破產的作坊店鋪達到上千家,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不過比起欽州安頓的幾十萬難民,還有糧食平穩,這個過錯也不算是過錯了。而且如果不是王畫出手,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戰,也成為一個傳奇。所有商人心中的偶像。
十八家,加上郝鵬飛與張質等人的資產,是多少?而王畫率領三家原始的撬動資金隻有一百五十萬絹錢。
敬撣啊敬仰!
反正隻要王畫活著一天,估計多半沒有一個人敢打糧食主意。而去年那批不肯出售糧食,等待糧食漲到八十文錢的地主,更是捶胸頓足,後悔莫及。
但另兩件事,再度轟動起來。
第一就是王畫在欽州修一個塔,名字叫公主塔,一共十三層。不知道有多高,據說比山還要高。
第二就是王畫家船舶在運河口卸下糧食後,留下了五艘巨無霸,然後將它刷成了金色,包括桅杆與帆布都刷成了金色。取了名字,安樂公主號、安樂青龍號、安樂白虎號、安樂朱雀號、安樂玄武號。然後進了運河。重載是不要想了,現在空載自然不礙事。現在也沒有那個有技術在大運河與黃河上修鐵橋。後來李隆基都做過,黃河上一座鐵橋幾乎讓國家無鐵可用。一直順著運河徐徐北上。然後到黃河,直上謂水。
這一下好玩了,雖然謂水作為黃河第一大支流。從黃河的會口處到長安這一段河麵還是很寬的。但根本不能與長江黃河相比。這五艘金光燦燦的巨無霸緩緩西向,所到之處,兩岸皆站滿了百姓指指點點。
到了長安後,幾乎萬人空巷小一起跑到渭水河堤上看熱鬨。
李顯也看,帶著一大群皇子皇孫,站在渭堤上觀看。聽說王畫家造了很大的船舶,究竟有多大,不知道。現在看到了,雖然渭水寬闊,可這幾艘船依次排開。幾乎將河麵占了四分之一。本來想靠碼頭的。但因為自身身重,沒有辦法泊上。隻好在河中心拋了錨。
李顯將李裹兒喊來問:”王畫為什麼讓這五艘海船到京兆來?。
“父皇,是接兒臣到欽州的
難怪將船身刷得金光燦燦,難怪取了一個名字叫公主塔。
但李顯想都沒有想就答道:“不行!”
凹:有一句話一直隱忍不說,雖然第四卷與第五卷沒有寫好。虧疚大家的支持。但大家說主角四麵樹敵。這是誤會了,韋氏李旦父子也沒有將主角視為主要對手。否則現在主角隻好到大洋洲了,他們背後有什麼矛盾,會寫,隻是略寫,否則大家認為我用史料騙字數,他們的矛盾也是主要的矛盾。接下來這本書線索開始明朗了,特彆是卷末時,大家不要說虐主,因為是新的開始。而且沒有這幾年過渡與力量的積累,難道主角一人雙錘打遍天下,這不是玄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