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能活到今天,真不容易。。。
彆看退隱了,退隱就安全了嗎?就象當初的張柬之,都退到襄州了,結果呢?還是死,說是在路上病死的,天知道是真是假,一人病死還好說,總共五人病死兩人,那叫正常?也隻是昏暗的李顯真相信了。
結果老魏繼續留在長安,沒有回宋州養老。雖然是治政中樞,他的影響力繼續存在,可魏元忠自有他的用意,我就在長安,放在某些人眼皮底下,讓你們監視。這樣某些人才能心安。然後他將大門一關,閉門不出了。這是真正的閉門不出,王畫那是假的。
李顯將他喊來,也喊對了人,也問到了人。
老魏本身能文能武,而且活到這麼大歲數,也快成妖人了。王畫與他交往很深,也說過一些話。因此真要了解,老魏有可能是在座諸人中了解王畫最多的人。
王畫愛不愛國,這一點不用質疑的,甚至他清楚地知道王畫打吐蕃不會是假打,隻要朝廷不拖後腿,絕對是真打。營救金城公主同樣也會是真營救,這個人毛病有不少,護短就是最大的毛病。金城公主是第二個李持盈的翻版,隻是因為年齡關係,兩個人象兄妹一般。
為了國家要打,而且這時候也正是攻打吐蕃的時候。為了私人感情,也要打,王畫必打無疑。
但他愛的這個國,與老魏的國,有不同的地方。王畫與他說過,王畫認為這個國家是所有老百姓的,不是那一家那一姓的,當然說得很模糊。但老魏聽出來意思了,可顛覆了老魏原來的思想觀念。
因此,王畫不會反這個國家,但會不會反李唐,真不好說了。
不過也有辦法應對,隻要李顯重新振作起來,控製韋氏的權利,將宗楚客一乾人掃除朝堂,恢複清明的吏治,再給予王畫一些安撫。雖然他許久沒有在朝堂上,可朝廷中的事還是知道一些的。對李顯王畫沒有惡感,甚至王畫很想協助李顯打造一個盛世大唐。隻要韋氏不亂政,李顯開始有作為。這個危機就化解了。
但這個可能麼?
甚至隻要他前麵一說出來,就有可能活不到明天太陽出山。
所以無論李顯對他寄托多大的希望,他站了起來,隻答了一句:“陛下,老臣慚愧,想到現在,也沒有想出來王畫的用意,更不知道如何為朝廷效力。”
李顯十分失望,又將視線轉向了其他人。
對老武王畫評價是很客觀的,不要說老武治國有多少本事。那個國家不是她治理的,這是李治留下來的好底子,可惜這個無為低調的皇帝因為讓武則天控權,讓所有人忽視。也不要說她在武功上有多大出息,李治前麵一死,後麵唐朝連連戰敗。但有幾條,第一是就是對權謀的把握,幾乎無人能敵。第二就是用人的本領。如果不是她不拘一格用了許多人才,特彆是狄仁傑,王畫都能懷疑唐朝在老武手中就敗光了。
雖然用了許多拍馬屁的大臣,可也提撥了許多人才。
就是她死後好幾年,李顯這麼折騰,朝堂上還是人才濟濟。
還真有些大臣有一些想法,李顯是沒有本事看出來,可這些人能看出來。老魏都如此,那一個開口?
李顯本來心中就十分後悔,現在心中更加後悔。以前朝堂有什麼事解決不了,隻要詢問王畫,天大的難事就化解開來。包括賑災、糧價、少錢,就是到吐蕃因為害怕沒有人敢去,也能讓王畫前去。可現在王畫不在了。
很古怪的想法,難道讓王畫對付王畫?
沒有辦法,隻好看著蕭至忠。
蕭至忠還真開了口,他說道:“陛下,此事十分讓人頭痛,王畫從悄無聲息奪下蘭州開始,一直到奪下銀州,才多長時間?臣對軍事不明白,但看過許多史書,這樣的速度,曆史上也十分罕有。就是對付王畫,陛下,臣不知請何良將?”
這一句話說到李顯心裡麵,也說得李顯眉頭直皺。
良將不是沒有,薛訥排除在外,連他兒子都跟在王畫後麵謀反,又是他的師侄,這個kao不了譜。況且這幾年突厥似乎緩過氣,又來勁了。幽州也需要薛訥。
郭元振算一個,可是突騎施局勢未穩,同樣抽調不出來。
還有其他的一些人,比如張孝嵩等,這幾年也有所建業,可都是王畫的手下,弄得不好,百分之九十來個臨陣倒戈。
於是將眼睛看向張仁願。
誰知道張仁願將眼睛一閉,根本就不看他這眼神。張仁願可不傻,本來想建功立業的,但老郭的事擺在哪裡。看出來的人不多,隻有那麼幾個人。但他絕對要算一個。為了明哲保身,呆在西北當作江夏,連牛師獎的幾萬士兵都坑了下去。蕃子兵都罷了,其中還有一小半唐兵。這個人販子,太狠了。換作王畫,被韋氏逼到這種地步,恐怕都未必忍心。
可不這樣做,他回到朝中,隻有死路一條。
想對付王畫,必須與老郭聯手,張仁願才有那麼一點兒把握。但張仁願算好了,老郭肯定不會同意的。單挑?與王畫單挑?自己還要多活幾天。
李顯這回沒有傻,旁人與王畫有私交,老張與王畫私交不深,這眼睛一閉,分明是老張心中沒底。張仁願都感到沒有把握,那一個能有把握?
蕭至忠要的就是這效果,他繼續說道:“但吐蕃慢怠我大唐公主,這是不對的。說到這裡,臣都想起了一件事,闕啜忠節對付娑葛時,不但請求我們大唐出兵,也請求了突厥人與吐蕃人。就如郭總管所說,吐蕃對四鎮垂涎已久。令人奇怪的是,吐蕃並沒有出兵。他們怎麼將這個機會放棄了?這也如同王畫所說,吐蕃現在有些困窘,沒有辦法分身他顧,所以放棄了這個機會。王畫要對付吐蕃,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不過他這樣做,已經失去了一個臣子的分寸。”
蕭至忠與王畫不感冒,大家都知道的。這番話說得宗楚客等人都連連點頭附和,難得地與蕭至忠誌同道合。
但宗楚客這樣想,那就錯了,蕭至忠與王畫不感冒,那不是蕭至忠對王畫不感冒,是王畫對蕭至忠不感冒。現在蕭至忠心中正盤算著如何將這條消息通知太平公主,以便將它最大利益化。但知道韋氏的日子更難過了。
至於對王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道理,老蕭還不明白嗎?
況且自己家族與王畫從一開始時就關係良好。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在王畫製作氍毹時,就向自己家族“拋媚眼”,而且用了家族中的弟子蕭嵩,同時因為他的進諫,老武給蕭淑妃平反。
老蕭才不會在這時候攻擊王畫呢。
因此繼續說道:“陛下,但臣倒有一個笨主意。”
“蕭卿,快快說來。”
“依臣之見,不如給王畫一個封號,讓他擔任靈州大總管。以他的資曆擔任此職,也不算過份。將他約束起來,重新攏於朝廷之下。同時下詔讓他立即兵出吐蕃,救出公主殿下,或者逼吐蕃認錯。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現在王畫手中潛隱的力量,是朝廷的一大隱患,但畢竟隻是一個人的力量。吐蕃是一個國家。隻要朝廷同意他出兵吐蕃,以一人對一國,最後王畫就是獲勝,也是元氣大傷。吐蕃獲勝,同樣也是元氣大傷。到時候,是獎王畫還是罰王畫,朝廷也有這個能力去做了。同時吐蕃雪上加霜,對我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王畫接詔,不發兵吐蕃,那麼他就是謀反了,失心於陛下,也失心於天下。現在國泰民安,到時候他因為失去民心所向,也沒有辦法立足。”
是好象不感冒,對王畫是一條毒計,而且說得有理。就是誇獎了王畫的資曆,事實以王畫的資曆,不要說靈州大總管,就是靈武道大總管,也足以擔任。連李顯聽了都十分心動。
但宗楚客等人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