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隻有基本工資,想要填飽肚子必須靠績效獎金。績效獎金從哪來?全靠勸人搬家獲得。以李牧現在的積蓄,這個月至少要搞定三個移民,才能確保下個月的溫飽。
原本覺得這活應該不算太難乾,幾千人搞不定,三個人還找不出來麼?可等真正去做,李牧才發現沒想的那麼簡單。
一個八萬多人的城市,找出4000個有移民意願的並不難。更何況移民還有豐厚的獎勵,那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但難就難在,很多想移民的人不符合要求。
移民不是去殖民星球享福,而是承擔著開荒的任務。基礎設施的建設有聯邦政府負責,可殖民地能不能發展起來,需要所有的移民共同努力。
尤其這次招錄的是首批移民,要求和審查都極為嚴格。對於第一批移民,聯邦實行1+3的移民政策。
B級源能,合法聯邦公民,接受過十五年以上的聯邦係統教育,這是“1”的標準。符合這個標準,再配上3名有親屬關係的C級公民,這便是“+3”。
有移民傾向的基本都是C級源能的普通公民,甚至連C級都不到。因為對現有生活不滿,才想到殖民地去獲取新的機會。更有人根本就是奔著豐厚的移民福利去的,想著換了新環境去享福。聯邦政府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讓這樣的人去開荒。
B級源能則相當於精英人群,有去殖民地開荒的能力。可這樣的人群,在原居住地就生活的很好,有家庭有事業,自然不存在移民意願。
勸想移民的人彆移民,勸不想移民的人移民,這樣的工作要是能好乾才怪。
移民局的任務是按科室分,每個科室再由科長二次分配。因為科長的青睞,李牧分到這些資源,都是任務難度最低的。可就是這些最低難度,依然讓李牧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
在外麵跑了大半天,不是碰見想偷渡騙錢的,就是讓人嫌棄吃閉門羹。甚至還有一次,碰上一位有性格的大媽,追著李牧狂罵了兩條街,被噴的那叫一個欲仙欲死。
最早聽說夏島市4000移民任務,隻完成了2000多人,李牧還覺得效率低下。可經他這大半天跑下來,覺得能完成2000真是奇跡。
眼瞅著天色見晚,看了一眼表格最後的一個居民點,李牧猶有些猶豫。
最後一個居民點,在城外。
居民點隻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六口人,一對夫婦和四個孩子。這對夫婦全部都是B級源能,一家人正好符合移民“1+3”,而且幾乎能頂兩套。更為重要的是,這對夫婦的生活環境與眾不同。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在,這家人竟然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B級的源能,彆說在夏島市,就算去北門市,也足以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可這對夫妻標注的資料,多年來卻一直以打漁為生,生活質量絕對和能力不匹配。
從方方麵麵的條件來看,這戶人家都可以算是上好的“移民潛力股”。所以雖然無數次的拒絕移民邀請,但王科長還是把他們列為重點工作對象。如果不是對李牧青睞有加,絕對不會交給他做。
現在時間還不算晚,去一趟完全來得及。可就算有再多的時間,李牧也不大想去。王科長交資料的時候也特彆交代過,這個居民點兒暫時不著急,哪天他有空了,陪著李牧一起。
之所以李牧猶豫不決,王科長再三叮囑,不是因為這家人難纏,而是因為這家人生活的地方太過危險。甚至可以說,在任何一個星球任何一個村莊,所處環境都是一樣的惡劣。
城市是城市,村莊則堪比侏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