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沈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閒的冒泡的少年了。自打那年他從江南回來,之後便棄文從武,這些年頻頻立功,升官就像坐火箭。如今京城裡提起“沈大人”,都要特意區分開,是尚書大人,還是太仆寺的沈二老爺,亦或是沈家那個小將軍。
半年前小沈將軍奉旨領兵去了雲州平亂,甚至沒來得及回家過年。老夫人一提起他就要皺眉歎氣,一是擔心他的平安,二則是對他的婚事憂心不已。二十四五了,彆人家孩子都能打醬油了,他還打著光棍,半點要成親的意思都沒有,成天在外剿匪平叛,安全也沒個保障。
前幾年他剛在朝廷嶄露頭角,聖上誇他是少年英雄,十分器重他,見他父母遠在廣州,猜測無人替沈蘊操持婚事,便起了做媒的意思,在宗室裡拉拔拉拔,找了個品貌都很不錯的翁主,要給他賜婚reads();。
聖旨還沒下,他三叔沈大人提前探得聖上口風,悄悄將那位翁主打聽了一番,確定真的挺好,便告訴了沈老夫人,老夫人那個高興哇,立刻籌備起了聘禮。誰知沈蘊像個愣頭青似的,直接麵見聖上,婉拒了這樁天上掉下來的好親事。
聖上素來溫和,婚姻婚姻,結的是兩姓之好,人家自個兒不樂意了,他也不可能強塞,免得促成一對怨偶。一邊是朝中重臣之家,一邊是宗室裡的親戚,要是搞得結親不成反結仇,那就很尷尬了。
誰也不知道沈蘊為何要拒絕。麵對家中長輩的疑問,他始終沉默以對,逼急了才說心裡有人,問他是哪家姑娘又不肯說,嘴緊得像個蚌殼,撬都撬不開。
大家都是從那會兒走過來的,對年輕人的情感世界多少懂些。既然有心上人,但又不提求娶,八成是求不得。對此,長輩們可以理解,深表同情,但過了這麼久了,再深的愛慕也淡了吧?咋還不成親呢?
家裡總是在催婚,沈蘊終於理解了大齡未婚男青年的苦惱。為了避開這些事,他總是自己主動領命,率兵遠赴各地,一年中總有大半年的時間不在京城。
最合適的沈大哥不在,還有沈二哥和沈三哥。不過這倆都是戰五渣,沈茂跟芙蓉也不熟,沈獲的性格還不如芙蓉來得果斷乾脆,真要叫他送芙蓉去嶺南,路上是誰照顧誰還兩說。
光是糾結護送的人選就花了好幾天,芙蓉倒是主動提出自己上路。說真的,以她現在的身手,彆提隻是趕路去嶺南,要沒有沈大人看著,龍潭虎穴她都敢去闖一闖。悍匪算什麼?她帶上幾十個護衛,能把土匪窩給端了信不信?
沈應信,所以更不能讓她一個人上路了。
最後,還是叫沈大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找到近期要往嶺南去的大商隊,與他們搭夥兒上路。路上芙蓉依舊坐自己的馬車,丫鬟仆婦及護衛隨行,需要走水路時也另乘一條船,免得受了衝撞――其實這才是普通人家的正常出行方式,畢竟不是每戶人家都請得起護衛的,不少小官攜家眷離京赴任,要去偏遠地方時,一般都是附著商隊走。
近些年嶺南道漸漸發展起來,往那裡去的商隊也多了許多。沈大人親自過問,很快查到有一家著名商號過幾日便有隊伍要出發去廣州,中途正好經過韶州。
商號主人接到沈尚書的帖子,幾乎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得知沈大人的千金要遠赴韶州探親,當下便同送帖子前來的沈府管事拍胸脯,保證一定將沈姑娘安全送到,一路定然會照顧得妥妥帖帖!
確定了上路的日期,隨行人員也一並安排好,芙蓉終於在沈家諸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登上了離京的馬車。
這次她出行,沈應特特安排了一個靠譜的管事送她。除了這位劉管事之外,芙蓉的隨行隊伍裡還包括兩個丫鬟、四個仆婦並二十個護衛。
本來沈老夫人給她挑了八個丫鬟,可芙蓉瞧著那些嬌滴滴的丫鬟們,認為這群溫室裡的花朵肯定經不起外頭風吹雨打,乾脆否了六個,留下春燕與另一個看起來身體素質比較好的春草。千裡奔波不是開玩笑的,人越多越麻煩,老夫人雖然感覺兩個實在太少,但又覺得她說的有理,便隨她去了。
其實那些丫鬟本來也不願意去,一個個要麼是家生子要麼是從小買進府的,在沈家後宅過得好好的,誰願意跟四姑娘千裡迢迢地去嶺南探望她親生父母啊!芙蓉此舉正合她們心意,麵上淚漣漣的舍不得姑娘,心裡無不竊喜,順便同情一把被點中隨行的春燕和春草。
對此,曾經隨姑娘上過華山下過江南的春燕隻想微笑,心中鄙夷:這群沒見過世麵的小丫頭片子,你們懂個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