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袍澤之情(1 / 2)

三月份。

春耕到了尾聲。

豐饒城從耕種狀態逐漸轉變為戰爭狀態,所有人都明顯察覺到那種風雨欲來的緊張態勢。

這座城市最開始就是軍事化管理,每年也都要進行軍事行動,對於突發戰爭很能適應。

在羅曼的構想裡,豐饒城是起源城最重要的登陸點,承擔擴張的使命。

如果說起源城是坦克主體,那麼豐饒城就是發射彈藥的炮管!

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比如,豐饒城沒有戰略縱深!

在5V5的推塔遊戲裡,防禦塔能為我方提供活動空間,如果說防禦塔覆蓋範圍就是戰略縱深的話,那豐饒城等於沒有防禦塔,敵方兵線剛刷新出來就能上高地,進而攻打水晶。

一旦那樣的話,就意味著羅曼苦心經營兩年的豐饒城將毀於一旦,所有心血都將白費。

羅曼從起源城調來大批糧食,一船又一船的大米和小麥被運至豐饒城,共有一萬位職業士兵和七千位民兵弩手陸續渡河而來。

……

最後一支步兵大隊由使徒艾德帶領,在君王渡上岸。

冰火關隘尚未落成,起源城每次出兵到豐饒城都是麻煩事。

因為要繞很遠的路。

明明兩者的直線距離也就四五十裡,但天險阻隔,實則每次都要行軍上百公裡,外出作戰的趕路時間就要三五天。

這又沒辦法。

因為豐饒城的基礎建設極不完善,最多容納幾千士兵,一旦進行軍事活動,就要臨時搭軍營。

好在去年夯實基礎,現在算是有模有樣了。

為了應對這次戰爭,羅曼特意詢問了那些士兵的意見,隻要有人點頭,他就將其家屬也遷移到豐饒城,並獎勵一枚銀幣的遷居費。

目的隻有一個。

在沒有戰略縱深的前提下,守住豐饒城的每一畝土地!

為了保全建製,羅曼是按照大隊規模進行遷移的——隻要有一個士兵不答應,那整個大隊都沒法搬家。

當然,一個士兵不同意是極端例子,靠智庫做思想工作就能說服。

當大隊裡少數或者半數以上的士兵不答應,那才是真的搬不了。

隻不過,大多數人都很配合,最終有三十多大隊答應搬到豐饒城來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