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朝北部,巘峰山山門中。
自從在兗州城外蠡吾山脈中得了那萬年鐘石乳精粹,於景這些時日一直都在用心修行,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就可以衝擊那金丹之境了。
在東華派有人通過祖師試煉的消息席卷整個東洲大地時,於景自然聽到了這個消息。
於景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腦海裡就浮現出了李哲的形象。
當日李哲向他詢問東華派招收弟子之事時,他還在心下嘲笑過李哲不自量力。
並且順嘴跟李哲提了一句,在東華派中,隻要通過祖師試煉,無論出身,隻要是金丹期以下修士,都可以直接進入其中成為內門真傳弟子。
當時李哲說要去一試,於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那東華派祖師試煉已是有幾千年沒人去嘗試了,畢竟有那位嬰真人的例子在前麵擺著呢。
飛升真人都是過不了這試煉,要不是李哲提起,於景都想不起這東華派的祖師試煉來。
“該不會是那位李道友吧?”
雖然還不確定到底是不是李哲,但是冥冥之中有一種感覺告訴於景,那通過了東華派祖師試煉之人就是李哲。
“李道友果真非同凡人,竟是說到做到,真去了那東華派參加祖師試煉,竟還通過了!”
“而我與李道友相識一場,卻也不能落於人後!”
說完,於景就進入了一個玄妙的境界當中。
不得不說,李哲給於景帶來的震詫如同山崩海嘯一般,同時也堅定了於景的修道之心,此刻竟然因此得到了一絲頓悟。
有了這一次頓悟的契機,於景的修道之路會比原來延長許多。
足足一盞茶的功夫,於景才從那玄妙境界之中退了出來。
一盞茶的功夫,於景就領悟不少玄妙至理,雖然有些意猶未儘之感,但他也知道此事可遇不可求,錯過了便是無法再進入了。
當即渾身靈力翻湧,於景一喜,自己一朝頓悟後,這成丹之機竟也是接踵而來,當真是好事成雙。
他當下不再多想,屏氣凝神,神識一片空明,就準備行那凝丹之事。
於景也算是好運氣,與李哲相識一場,先是在李哲的幫助下取了那萬年鐘石乳精粹,現在得知李哲通過那東華派祖師試煉後又因道心堅定而得了頓悟,連帶著凝丹的機會也一齊來了。
可以說,李哲就是他修道途中的貴人。
東華派,九峰山。
九峰山並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九座成一字狀排開的山峰的統稱,因這九座山峰若不仔細分辨的話,竟是一模一樣差之無幾,所以統稱為九峰山。
此外,九峰山還是東華派入門弟子的第一站。
那些通過了入門考核的弟子會被先帶至這九峰山,以及,那些東華派前輩出外遊曆遇見的好苗子,也會先送至這九峰山中磨練。
其實,東華派雖然隻每四年一次才大開山門招收弟子,但這隻是對於那些普通修士來說的,像那些凡俗王朝每年不知道給東華派供奉多少修道外物,自然是有一些特權了。
所以,這些凡俗王朝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額,可以選送弟子進入東華派。
隻不過這些人和那些入門弟子一樣,都要先在這九峰山修持,再加上一些東華派前輩在外遊曆時收的弟子,所以這九峰山倒是有著不少人。
九峰山上的弟子,隻有修至虛神境,才能夠進入內門,算真正入了東華派門牆當中。
九峰山上,每一峰都有一位上師坐陣,平時他們一般都在法閣之中修持,隻有每月的旬初,旬中,旬末三日,才會給那些入門弟子講解道法,傳道解惑。
平日這些弟子修行,還得靠自己的天子和努力,能不能修至虛神境進入內門隻能靠自己。
也不是沒有入門弟子在九峰山終老的情況,當然了也個彆幸運兒,不用等到虛神境就可入得內門,比如趙炎這種被內門上師看中的弟子。
話說趙炎那日見李哲被東華派李長老帶回山門後,自己跟著一眾入門弟子被金丹修士帶至這九峰山中,之後便隻聽得一次上師講法,就沒有人再來管他了。
他本少年心性,那日見李哲通過東華派祖師試煉後,也是受了極大的刺激,竟每日專心修持,未曾嬉戲。
逍遙小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