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種地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乾清宮內,康熙正同一眾官員商議山東大饑之事,眾皇子也在其中。
去年山東夏秋之際,全境出現大麵積水災,莊稼全都被淹死,導致山東多地的百姓顆粒無收。
而自古以來,與饑荒相伴生的就是‘人相食’三個字,‘兩腳羊’這一詞便是災荒年對人的代稱。
前朝遠的暫且不說,就從康熙繼位後看,基本每隔上幾年便會出現一次饑荒,康熙元年的吳川大饑,康熙七年的應山、無極大饑等等,這期間最近最嚴重的一次饑荒便是康熙三十一年,洪洞、臨汾、襄陵、富平、盩厔、涇陽、陝西多地出現大饑。
康熙三十一年的那次大饑,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場景,朝堂中不少人至今仍曆曆在目,包括康熙在內。
但從災情規模和受災地嚴重程度來看,這次山東的情況遠比康熙三十一年那次要嚴重的多,當時滿朝文武瞬間嚴陣以待,康熙隨即準許山東開倉賑濟,更是第一時間命截漕米五十萬石,差大臣三路往賑饑民。
那會大家都以為此次山東定是難逃一劫,畢竟,賑災的米糧有限,撐的了一時,但久了就難說了,可災荒本就不是一時能解決的了的。
但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前幾年在山東、河南等北方地區推廣了冬小麥和夏玉米的一年兩熟製,使得百姓們手中的餘糧豐盈了不少,所以,百姓們靠著手中的餘糧和朝廷賑災的糧食,竟差不多撐過了去年的饑荒,神奇地完成了自救。
這也是康熙以及滿朝上下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安清推廣的這冬小麥和夏玉米的一年兩熟製的重要作用,在關鍵時刻是真真實實救了無數百姓的命。
但禍不單行,眾人還沒高興多久,山東卻在今年春夏卻仍然陰雨連綿,河決海泛,最讓人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大雨再次引發水災,山東境內九十四州縣再次罹患。
山東接連兩年遭受了如此大的天災,這個時代百姓們都是靠天吃飯,抗風險的能力本就弱,能撐的了一個災年便已經是極限。
所以,今年山東境內還是大麵積爆發了大饑。
山東本就是大清的人口大省,遭遇了如此連年天災,百姓們哪裡還能有活路,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隻能等待著朝廷的救濟。
不錯,這幾年朝廷確實國庫充盈
了不少,但應對如此大的災情,那還是非常吃力的,也撐不了多久。
這會恰好又處於青黃不接之時,地裡的糧食還未成熟,各地的餘糧經過一年的消耗也都嚴重不足,康熙在想發設法多處調糧無果後,眼瞧著山東境內即將出現餓殍遍野的情況,蒙古那邊卻遞上了折子,說是有糧可幫助朝廷賑災。
消息傳過來時,不止是康熙,滿朝上下無人不震驚於此,要知道早些年蒙古各部可是每年都要上折子求朝廷要救濟糧的啊。
雖說最近幾年,大家隱約也知道蒙古墾荒農耕之事進行的還算順利,沒想到他們在這時候卻發揮了這麼大的作用。
“啟稟皇上,科左後旗帶頭運來的第一波救災糧,已經到達災區前線,雖大多是番薯,但對災民而言卻也都是救命的糧食,百姓們終於不用再挨餓了。”戶部尚書馬齊稟報道。
這次災情麵前,蒙古各部中第一個上折子的便是安清的阿爹,他們科左後旗本墾荒耕種麵積最大,也最成熟,這兩年部落裡番薯推廣種植基本普及了下來。
再加上,四公主在清水河一帶租給他們部落的八千多畝地,這兩年也是連年豐收,所以,部落裡餘糧充足也是正常。
在科左後旗率先表態後,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以及四公主等人也緊跟其後,代表其所在部落遞了折子過來,表示可以運出一部分餘糧賑災。
再然後,蒙古其他各部也紛紛響應了起來,畢竟這幾年,康熙讓安清的二哥等人在蒙古各部鼓勵墾荒之事,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上番薯高產,他們雖沒有科左後旗餘糧這般充足,但也還是有結餘的,拿出一部分幫助賑災倒也是有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