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事歸一碼事,上次封你為郡主,是因為你救了北境軍將士,可你還協助鎮北王一鍋端了北狄的細作組織,甚至派了沈家商隊的義士們往來於北狄和大安之間,探聽消息。”
“如此樁樁件件,都是功勞,它們共同組成了這場勝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沒有你從旁協助,北狄不會敗的這麼快,論功勞,是你應得的。”
這時候,皇後娘娘在一旁開口道:
“阿舒,該你的賞賜你就受著,彆說你在北境立下的功勞,就單說你為本宮治療眼疾,又為城王調理暗傷,這也是實打實的功勞。”
“若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賞賜,依本宮看,不如就再給你升一級,封你為公主吧。”
永安帝聞言,讚同地點了點頭,說道:
“這主意不錯,就封公主,但公主一般是要上皇室玉牒的,得有個說法,不如朕和皇後收你為義女如何?”
皇帝和皇後的義女,那自然該得一個公主的名分。
可沒想到皇後反駁了永安帝的話:
“陛下,不是義女,是義妹,臣妾要認阿舒為義妹。”
永安帝有些詫異。
帝後二人曾經跟沈憶舒的爹娘有交情,他們才是同一輩的人,按照沈憶舒的年紀,收為義女正合適,怎麼皇後突然要認什麼義妹?
皇後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然後湊在永安帝耳邊說了幾句。
卻見永安帝的目光在蕭承鈺身上落了一瞬,隨後又落到沈憶舒身上,似乎明白了什麼,便點了點頭:
“好,就依皇後的意思,認沈憶舒為皇後義妹,晉封仁嘉公主,賜玉牒。”
沈憶舒聽著永安帝和皇後你一言我一語就把事情定下了,也不好再推拒什麼,隻能行禮謝恩,受了這晉封公主的賞賜。
她沒想到,不過是一場加上了慶功宴的年終宮宴,永安帝大肆封賞,她的身份就高了一級。
不僅是身份高了,輩分也高了。
從前她和蕭可兒算是平輩相交,可如今她成了皇後的義妹,而皇後卻是蕭可兒的伯母,如此算起來,她也是蕭可兒、趙婉等人的長輩了。
不過蕭可兒可沒管這麼多,她笑嘻嘻地湊到沈憶舒旁邊道:
“我可不會叫你嬸嬸,沒得把你叫老了,你管皇後伯母叫姐姐,我管你叫姐姐,咱們各論各的。”
“好,隨你怎麼叫。”沈憶舒輕笑。
反正她隻是個外姓公主,也不是正兒八經的皇室血脈,稱呼上確實不用這麼嚴謹。
隻不過,沈憶舒和蕭可兒都沒想到,就算現在沒有改口,但未來的某一天,蕭可兒還是規規矩矩,叫了她一聲嬸嬸。
當然,這是後話了。
永安帝給有功之人賞賜完畢後,宮宴上又熱鬨起來。
底下不少人來找蕭承鈺喝酒,慶祝他攻破北狄,立下不世之功,日後必將名垂千古。
而台上,永安帝正和皇後壓低了聲音說話:
“皇後,你執意要認阿舒為義妹,是因為阿鈺對她有心思?朕怎麼沒看出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