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需要去病上戰場。
而隻要去病繼續上戰場,采用這種作戰方式。
那他的身體素質一定會下降。
就算去病運氣非常非常好,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沒有染病。
那他也一定會減壽,比不過正常人的壽數。
這是必然的結果。
去病如此,放在戰役上,也是如此。
匈奴部落之間微妙的關係、各部落駐紮的兵力,他們的利益分配,以及牛羊的繁育時間……
都影響著他們的出兵選擇。
甚至不考慮各部落之間的矛盾,匈奴人上下一心。士氣高昂,想要破除天幕所說的預言。
那他們也無法在現在立馬出兵,進攻大漢。
大漢需要春耕,匈奴的牛羊不需要繁衍、駐紮合適的草場、女人不需要穩定的地方,生育後代了嗎?
衛青侃侃而談,把自己的猜測,都說了出來。
隻是他沒有用外甥做例,而是換了其他的例子。
在場的眾人沒一個愚笨的。
衛青說完,他們就聽懂了。
劉徹擰著眉,思索起來匈奴的情況。
作為君主,劉徹是沒有衛青那麼通軍事的。
但他懂人心,尤其懂匈奴單於。
換位思考,假如他是對方,驟然得知天幕說自己未來那麼淒慘。
即便是匈奴單於還能穩得住,可他的屬下卻不一定了。
畢竟,匈奴和大漢並
不相同,他們的政體極為鬆散,宛若周天子分封下的諸侯。而其中,也並非全都是匈奴。
匈奴強的時候,這些‘諸侯’,跟著匈奴,自稱匈奴人。
匈奴弱的時候,這些‘諸侯’,就會反戈,自稱各胡。
而天幕的出現,卡在一個微妙的時間。
匈奴人的祭天龍城,剛剛被端。
他們不敗的神話,已然被衛青打破。
天幕,又極為詳細的介紹了衛青,霍去病兩人的戰績。
所有人都知道,匈奴未來要被打的屁滾尿流,
幾萬幾萬人的被俘虜,甚至連匈奴單於都差點被抓住。
即便這是未來要發生的事情,現在匈奴依舊很強大。
但一部分人肯定會喪失對匈奴的信心,開始動搖。
甚至想要左右下注。
麵對這樣的情況,匈奴單於迫切的需要在自己還有優勢的時候,趕緊進攻大漢,用勝利來抵消天幕的預言。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
這根本不需要考慮朝內大臣的想法。
匈奴管你們內部和不和,想不想打呢,反而是大漢越不和,他們越要打。
趁你病,要你命才是真理!
劉徹眯了眯眼睛,既然無法避免戰爭,就要考慮如何迎戰。
那麼,匈奴單於會出多少兵呢?
推演到這裡,劉徹卡住了。
軍事上他真的不通啊!
拿不準主意,劉徹隻能對衛青問道。
“衛青,你覺得匈奴會如何出兵?”
“試探出兵,不會太多,但也不會太少。”
衛青也在思索這個問題,他的手指在輿圖上,比劃著幾條天險要道:
“大約在三至五萬之間,其進攻地點,應該也在上穀、漁陽,遼西和雁門這四個之間。”
如果有人常讀軍事曆史,那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古代軍隊爭奪的地點,通常極為固定。
這是因為,那些城池在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地形的因素。
它們建造的位置,本身就有軍事用途。
比如防禦。
因為華夏的地形,很少有廣闊的平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