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龍奪魁會(2 / 2)

“話說當時天下分二,漢王陳友亮兵力強大,擅長水戰,就率領六十萬水軍走潘陽湖,直取洪都。始祖帝就隻有二十萬兵馬,可想而知對方三倍兵力有多強悍,而且漢王創有四種戰艦水戰無敵啊。可就在當時,江湖上有人獻上珍寶玄龍劍,始祖帝得此物乃天助,一馬當先奔至戰場,炎熱八月霎時間天寒地凍,江麵凍結,漢王的六十萬大軍寸步難行,隻見始祖帝二十萬大軍跟著後方衝來,大戰一觸即發,就在這個時候奇跡又發生了!始祖帝經得高人指點,站在山頭布滿符文,玄龍祭天,東北風大作,始祖帝順勢下令用火攻,一下子漢軍那方火光衝天,傷亡無數,索性想調頭逃走,可神跡還沒有停,調轉回頭之際又遇到濃霧大作,無處可逃,就此一役,天下歸我廣明。”話音一落,掌聲雷動。

聽到此處的汪瀾眉頭緊皺思索著:“我聽大哥說過汪馳有一柄玄龍劍,隻說過它是天上隕鐵所鑄,鋒利無比,也不曾見他拿出來使過,時常見到的也隻是那把叫做天叢雲切的風穀島名物,來自天下五劍,這老人怎將玄龍劍說得神乎其乎的?”

“雖說玄龍劍如天降神兵,但我廣明地大物博,可不止這一件寶貝。”

老翁厲聲厲色說出聽客們的想法,見眾人眼神閃爍,紛紛表示讓他快繼續說下去的意願,頓了一會兒繼續道:“嘿嘿,各位有所不知,世上本就珍寶其多,都是一物降一物的規矩!《五王寶具》記載,征戰玄龍,眾生般若,逆取監兵,正守執明,你們看幾十年前寧王謀反,手持玄龍劍掛旗出征,打著改朝換代的名號,吸引天下無數英雄爭相輔佐,還不是都看在玄龍劍的份上。可是寧王萬萬沒想到,陽明尊者會攔截出征,破解《五王寶具》相生相克的天機,擒龍縛爪,道破玄龍劍是被般若索給縛住,也不知從何處求來般若索,破了寧王造反的大計,拯救了咱百姓免於一場無故戰亂。這便是般若索的由來。”

一位勁裝江湖人士問道:“老漢你少說一件,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那救世三味你怎麼給漏掉了?”

“哎喲,這位大爺,請您快快藏起,我便故意漏掉就是不敢提起,提起這些可是要殺頭的呀!”說書的老翁一臉苦悶看著剛剛那位問話的漢子。

“是啊,是啊,這話不得說哩。”人群熟客幫起忙來應和。

其實廣明人士都知道,始祖帝當年能奪取天下,全是借助明教之手,老翁所說的玄龍劍也是有明教資助所取,但始祖帝一統天下後,立即將明教人士一舉殲滅,從此明教在廣明四散分離,與廣明朝廷結下冤仇,前明教幸存者逃離追殺,奔走各地創建起紅蓮宗,聞香教,香風教等,由此民間歌謠傳出明王出世這一席話,皆被納入造反口令。

一位常聽熟客幫忙轉移了問題:“那聚寶莊怎麼想把玄龍劍給奪回呢?難道五龍教要造反了?”

老翁苦悶的臉一下變成爽聲而笑,舉眉看過去道:“這位小兄弟問得當位!聚寶莊這次舉辦‘降龍奪魁會’的用意就是在此,據說淨海龍王占領東南兩海後歸入了風穀矮子島,在那稱王招兵,手持我廣明寶器,引得咱江南一眾幫派憤恨咬牙,都罵他是始亂終棄的奸賊。這次奪魁會就是要選出一名英雄,結眾同盟,前往風穀島奪回咱先祖留下的天地珍寶!”

話音剛落,人群有人起哄喊叫一聲“好”字,跟著都拍手叫好,隻有汪瀾夾雜在中,慢了半響拍掌,被人群喝彩給怔住,心想:“為何這裡的百姓將五龍教視為奸賊呢?難道大哥他們都不知曉嘛?”突然敏銳地往回側看教內兩名弟子正在尋他,立刻壓低身姿,消失在人堆裡。那兩名弟子舉足錯愕,左顧右看,愣是不知道他往哪個方向去了。待其餘幾人彙合後便在閶門下搜尋起來,這會兒道路兩旁積貨如山,行人如流,城門大開。

汪瀾穿過城門,來到熱鬨的閶門大街,眼前的一幕幕那都是在風穀島瞧不見的景象。撲鼻而來的菜肴酒香,眉飛色舞的江湖小曲,若不是趕路的行人將他碰撞一下,估計回魂還要半個時辰。他低頭瞧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藍綢寬體漢服用料難免有些華貴,但整體與這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無太大區分。

初來乍到想找聚寶莊的園林,哪曾想到光是園林,蘇州府就有二百餘處,隻能順著人流來到了平江路。這裡又是一番景象,人擠著人而行,許多漢子抬頭張望紅樓上的鶯歌女子,一個個身姿多彩,顏色各異,將底下的行道堵得水泄不通,連未經男女之事的汪瀾也看得耳根通紅,知曉這一帶是風流之地。

“都讓開,讓開,彆擋大爺的道!”三五個江湖人士,將擋在一旁的行人推開,從紅樓裡大搖大擺走出來,腰間懸掛兵刃,看得出個個都是練家子。

“妞尋了,酒也喝了,時候也剛剛好,咱這就去聚寶莊。”那領頭的扭著身子對後麵幾人說道,恰巧被汪瀾聽到,暗自跟在這幾人身後。

蘇州護城河齊門旁,便是‘降龍奪魁會’召開地,拙正園。此地乃朝廷禦使所建,園外優越繁榮,鬨中取靜,院內奇花異石,造有三十一景。不幸家道中落賣給了沈家,聚寶莊現任當家沈文誌由應天遷來蘇州,財力雄厚,都是祖宗沈萬三留下的遺產,據說老祖宗沈萬三臨死之前財產已多數交由朝廷,隻是那件傳家之寶“聚寶盆”下落不明。

這乾坤奪魁會也是老祖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