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聖王越(2 / 2)

夏侯霸哪會放過這個機會,連忙朝鄧展行了大禮求指點。鄧展無奈的看了衛然一眼,衛然回之以微笑。

任你再狡猾,這一回讓你無從拒絕!鄧展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如果此時拒絕,就等於得罪了曹丕和夏侯淵兩位大佬,代價太大了。

鄧展放下酒樽,起身道:“我沒帶劍,借世子劍一用。”

看來曹丕這個世子也是有點架子的,鄧展這樣深受曹操信任的人(鄧展娶了曹操的侄女),也不能帶劍入府。

衛然笑道:“見幾個朋友,我哪裡帶了什麼劍?不如以甘蔗代劍。”說罷吩咐小芸,讓她叫下人來把桌

椅挪開。

鄧展挑了一根長甘蔗,給夏侯霸講解劍法。衛然全神貫注的聽著,半晌,夏侯霸也拿了一根甘蔗作劍,與鄧展比劃起來,此時經過整理的大廳十分空曠,兩人縱躍騰挪全不受影響。

“啪”的一聲,鄧展一“劍”打中夏侯霸的手腕,夏侯霸吃痛,手中“劍”掉了下來。鄧展細細講解了這一招,夏侯霸連連點頭。眾人都大聲稱讚鄧展妙招,衛然更是隱有所悟,當然受益最大的還是夏侯霸。

鄧展露了一手之後,誌得意滿的回到座上,哪想到剛一坐下,便聽得有人道:“我覺得鄧將軍的劍法有點不對。”

眾皆愕然,這朝廷的軍隊裡,有哪一個敢說鄧展的劍法“不對”?有哪一個有資格說鄧展的劍法“不對”?

說這話的人,當然就是衛然。

鄧展喝了點酒,雖然沒醉,但膽氣比平時要粗,當下哼了一聲:“不知世子有何高論?”

衛然道:“我曾得到高明的傳授,在劍法一道上,也有一些自己的見解,我覺得你剛才所說的某處是不對的。”

此言一出,沒有人嘲笑衛然,反而皆麵色肅然,不

是因為世子的身份,而是因為衛然提到了“高明的傳授”。

曹丕的劍術師父名叫史阿,這個人名氣不大,但是史阿的師父,就相當厲害了——號稱“劍聖”的王越。

王越這個人,雖然沒出現在《三國演義》中,但史料有記載,虎賁將軍王越因劍術超凡,在京城內被稱為“帝師”。

靈帝駕崩後,王越遠離廟堂行走江湖,脫離政治專心劍道的他劍法更加精進,在劍法這一方麵達到大宗師的境界,有好事者給了他一個“劍聖”的名號。然而個人武力在朝廷和軍隊麵前顯得十分渺小,王越若想揚名或者更好的開館授徒,就必須向朝廷妥協。

王越不願向朝廷妥協,倒不是因為他一身俠骨,而是因為他的族弟越騎校尉王服(此人在《三國演義》、《三國誌》中作“王子服”,《後漢書》、《資治通鑒》中作“王服”,本書為與王越對應,采用兩個字的王服)在衣帶詔事件中欲謀害曹操,最後被斬了。曹操看王越不順眼,王越也不願熱臉貼冷屁股。

最後王越想了個妥協又不折腰的好辦法:讓他的大弟子史阿去教曹操的兒子劍術。曹操是個實在的人,有好處的事他不會拒絕,於是曹丕就成了劍聖傳人的

傳人。

所以衛然說他得到高明的傳授時,沒人敢說一句話,都是肅然起敬。(此事《典論》有記載:予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之,精熟。)

但是身為有威望的統領,鄧展下不了台,當即站起來高聲道:“早想見識一下史大師的絕學,不如請世子指點末將幾招,也好讓末將明白,到底是江湖劍法出彩,還是軍陣劍法厲害!”

衛然自心底發出微笑:就等你這句話了,鄧將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