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27章】掌教首席 匿跡隱蹤少一人……(2 / 2)

梵緣淺聞言,頓時便有些錯愕:“楚檀越心有所屬是指……李開平尚方令?”

楚夭:“對啊。他人可好了,又溫柔又知禮,笑起來特彆有味道。我第一次遇見他時是春天,我撐著小舟隨水而下,便看見他在岸上折柳……”

楚夭翻找情報的動作不停,口中卻滔滔不絕地說起了自己情郎是如何的溫柔雅達高潔傲岸……宋從心與梵緣淺幾乎是同時陷入了詭異的沉默,倒不是她們兩人不相信楚夭的話,而是因為,李開平這個尚書令是執掌內宮器物製造以及聖旨擬寫的官職。

……簡而言之,李開平是個宦官。

以宋從心與梵緣淺兩人的心性,她們當然不會歧視宦官。但細數楚夭的情史,從玄天門劍修到藥王宗丹修,從鹹臨國不良於行的郡王到鹹臨國的宦官……這幅度跨越之廣大、口味變幻之無窮,實在令人瞠目結舌、歎為觀止,不知道應該作何評價。

兩個今生很可能注定與風月無關的道士與禪修默默地翻找著手中的情報,沒人接楚夭的話。

癡絕城內的情報都收在一個個如同當鋪的典當櫃中,密密麻麻的抽屜上標注著情報的序號。鹹臨國的情報被放在單獨的貨櫃上,然而僅僅是這一方區域內的情報便足足塞滿了六麵齊頂的櫃牆。若不是宋從心擁有天書,想要從如此冗雜的情報流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也實非易事。

明月樓主提出這個要求應當不是為了為難晚輩,那麼,明月樓主其實也不讚同她們去挖掘真相嗎?

宋從心不知道。

“六櫃第三列第四格,四櫃二十三列第十五格……”宋從心將天書標注的重要情報一一挑揀了出來。

然而,將天書標注的這些情報鋪陳開來後,宋從心卻忍不住擰眉。因為這些情報十分零碎,而且一眼看過去似乎並沒有多大的關聯。

[宣白鳳公主無故失蹤後,各地民亂……西北、東北兩方與大夏爆發短兵交接的戰役,而後民間自發起義,拒敵於城門之外……]

[最險峻之時,大夏軍隊如有神助,勢如破竹地突入了鹹臨國腹地,其民兵悍不畏死,宛如癡狂……]

[天載子午壹拾壹年,大夏國君慷慨推陳仙家良種,國民開始種植仙門賜下的糧種小麥。]

[天載亥巳玖壹年,一齊姓修士入鹹臨皇都,受封國師。皇儲宣白鳳屢次遞交彈劾奏折,留案,未果。]

[天載子午拾伍年,大夏軍馬兵臨城下,鹹臨國師第一次現於人前,一舉平定戰亂。自此,鹹臨唯國師馬首是瞻。]

明月樓的情報記錄都很客觀,大多都是簡單直白的闡述,並沒有摻雜情報員個人的看法。這種表述方式的好處是翻閱情報的人不會被他人的情緒與視角影響,能儘可能客觀周全地去看待某人謀事。畢竟大多數時候,明月樓收集情報也不完全是為了販賣,更多的是為了“記錄某件事”。

“拂雪,你看一下這個。”就在宋從心思考著這些情報之間的關聯時,梵緣淺突然遞了一張卷軸過來。

宋從心打開一看,發現這竟是一張寫給明月樓主的訃告。

[敬稟城主,

慈秘身死,不見其屍。入於大夏之前,慈秘嘗自言不得返矣。一事必告城主而知之,夏之宗室絕矣,莫知何人係亂。

大夏將起兵於鹹臨,鹹臨皇儲赴之,而大夏恐外道有係也,鹹臨危矣。

一事,大夏宗室未授良種於民,乃左丞相不忍百姓忍饑而盜,今其屍已懸牆上。]

慈秘,芒種之承色。與“半見”以及“東方既白”一樣,癡絕城內的情報人員皆以顏色為名。

先前明月樓主曾說過,為了調查這樁情報,明月樓死了人。

“十年前,仙門贈予人間皇朝良種,宣白鳳因良種容易劣化之故,為阻止朝堂以此為借口加重百姓稅收而選擇了小範圍播種,隻作為戰備物資,因此良種並未在鹹臨國內普及。而大夏則選擇將其束之高閣,僅由貴族取用,百姓不得播種。”梵緣淺取出另一張情報,和宋從心找到的情報拚湊在一起,“而次年很不幸,恰好遭遇了饑荒。夏國丞相不忍民間遭遇饑饉,故而盜取了良種,散播給百姓,因此獲罪斬首。”

“次年……恰好是北荒山九嬰災變事件。”宋從心思忖,“夏國斬殺了左丞相,明月樓慈秘潛入皇宮而不得返,明月樓發現夏國皇室早已死絕,不知何人把控朝堂……於是同年,夏國掀起戰亂,鹹臨皇儲宣白鳳積極備戰,奔赴沙場,然後——”

宋從心的手指落在了其中一張情報上:“戰役爆發的第三年,宣白鳳失蹤,鹹臨國門被破。夏國兵馬殺入鹹臨腹地,險些將鹹臨滅國。”

“危急關頭,三十年前就任國師之位的鹹臨國師力挽狂瀾,從此,鹹臨朝堂唯國師馬首是瞻。”

“而皇儲宣白鳳,與國師不和。至少,政治理念不和。宣白鳳曾多次彈劾國師。”

“不對。”宋從心搖了搖頭,她手指點了點自己最先找到那張“民間起義”的情報,“這裡,不對。”

夏國兵分三路,西北與東北方向皆有民間起義,拒敵於城門之外,為何正北的國門卻空處大開?

宋從心雙手支在桌案上,垂著頭,一縷鬢發散在她微白的唇上。

“……少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