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又作詩(2 / 2)

到底是便宜二哥貼心,岔開話題道:“這都要進考場了,還探討什麼學問,景之正與我說如此美景,當賦詩一首呢。”

五娘腦袋仁兒又疼了,她這算不算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躲過了季先生卻沒躲過柴景之,也不知這些人怎麼回事,看景就看景,非得做什麼詩啊,而且,自己剛才錯了,便宜二哥一點兒都不貼心,他岔開話題根本就是禍水東引,當然,這個詞兒用得有些過,不過意思差不多。

便宜二哥會禍水東引,自己難道不會嗎,想到此笑了笑道:“昨兒晚上還聽二哥說,柴家哥哥詩賦一絕,今日能聞柴家哥哥大作,五郎真是三生有幸。”

柴景之卻頗大方:“二郎謬讚了,雖之前作過幾首小令,卻不能跟二郎相比,初聞二郎那首春曉時,已是驚為天人,景之遠遠不及,故此,二郎跟前兒景之怎敢獻醜,不知如此美景,二郎可有佳句?”

便宜二哥看向五娘,五娘心道,你看我也沒用,我這兒彆說佳句了,一個詞兒都沒有,好在前麵就到了書院門口,柴景之也就沒再繼續攛掇二郎作詩,二郎跟五娘同時鬆了口氣。

說是半山,因山勢平緩,縱然書院建在半山也並不遠,而山下的牌樓那麼氣派,山上的書院卻出乎意料的簡樸,就是兩扇原木色大門,門前吊著兩個燈籠,大門旁邊訂著一塊黑色牌子,上書祁州書院四字,這四個字寫得遒勁剛毅,好似有千軍萬馬撲麵而來,這塊牌匾掛在這兒屬實有些違和,跟書院不搭啊,掛在什麼將軍府倒挺合適。

大門前有四位應該是書院的學生,看上去有十七八歲的樣

() 子,都穿著青袍,頭上同色巾帽,五娘猜這一身估計是祁州書院的校服,讀書人好像都喜歡穿青衣,如旁邊的便宜二哥,還有柴景之。

五娘自己穿的也是青袍,不過,這可不是自己選的,如果讓她選,寧可穿小廝的衣裳,因為行動方便。

門口已經排了左右兩個隊伍,不過人卻比五娘想的少,五娘本以為怎麼也得有個上百人呢,畢竟是書院招新,誰知就這麼點兒。

右邊一隊目測也就二十來人,左邊的更少稀稀拉拉才站了十來個,五娘不禁道:“考試的人這麼少,那考上的不是更少嗎?”

柴景之道:“這可是祁州書院,怎可能人多,今年還算多的,以往每年招的新生都不超過二十個。”

五娘數了數人頭道:“不對啊,照你說的招二十個的話,光右邊那隊就十八個了,左邊有十個,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八個人,如果招二十個,那這考上的概率是不是太高了。”

柴景之道:“不是這麼算的,右邊那隊差不多都能考上,左邊這一隊裡,不管有多少人都隻取三甲。”

冬兒道:“為什麼,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五娘倒是明白過來,伸手敲了下冬兒的腦袋:“傻不傻啊你,隻要是人,從生下來就分了三六九等,哪來的什麼公平。”

冬兒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奴婢明白了,右邊那隊都是柴少爺這樣的,咱們二少爺是左邊那隊。”說著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道:“加上二少爺那隊有十一個人,按照柴少爺說的取頭三甲,也就是說咱們二少爺考前三名就能考上,也不是很難啊,二少爺考童試的時候,可是跟咱們整個安平縣的童生一塊兒考的,好幾百人呢。”

五娘道:“是啊,不難,二哥哥五郎這裡祝你逢考必過,一舉奪魁。”

五娘的話被旁邊一個生的杏眼桃腮的丫頭聽見,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可真是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

冬兒不樂意了:“你說誰說大話呢。”

那個小丫頭很是厲害,一叉腰道:“說的就是你,還沒考呢就說能奪魁了,真真好大的臉,我們家少爺堂堂安樂縣童試的案首,都沒這麼說呢,你們家少爺算哪根兒蔥”

冬兒待要說自家二少爺也是案首,被五娘用眼神止住,五娘看著那小丫頭笑眯眯的道:“原來是安樂縣的案首失敬失敬,那就也祝你們家公子,一舉奪魁吧。”

五娘這拜年話兒丟過去,那小丫頭再刺頭也不好說什麼,哼一聲背過身子去不理會這邊了。

柴景之低聲道:“安樂縣這位案首,倒是聽姨夫提過,姓方名墨,在家排行第六,人稱方小六,這方家雖非大族卻也算累世的書香之家,出了十幾位舉人,而這方小六聽說除了文章策論之外,尤善詩詞,二郎,你二人今日碰上,也算棋逢對手了。”!

欣欣向榮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