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換題了(2 / 2)

楚越:“學生不知,何時我祁州書院的薦貼如此易得了。”

王首輔道:“不易,不易,以萬二郎的詩才,怎可能有第二人。”說著看向正廳跟旁邊的管事道:“你過去看看,他寫出了幾句,哪怕一句,也來告訴我。”管事應著去了。

楚越搖頭道:“恩師也太心急了些,便他萬二郎再有詩才,這剛開始考,也不可能立刻便有佳句吧。”

王首輔道:“不然,不然,前有安平縣童試,後有縣衙酒宴,哪個不是即興作詩,不照樣作出了春曉跟詠柳嗎,你怎就知道今日沒有佳句。”

王首輔話音剛落,就見管事已經回來了,弄得王首輔都有點兒意外了:“你怎麼回來了?”

管事神色有些奇怪道:“萬二郎已經作出了勸學詩。”

饒是王首輔也不禁愕然道:“你說什麼,作出來了,不是剛考嗎?”

管事:“小的進去的時候,二郎少爺正寫第四句。”管事也被震住了,下意識連稱呼都變了。

楚越直接道:“說來聽聽。”

管事緩緩吟誦出四句勸學詩:“三更燈火五

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詩句出自唐.顏真卿《勸學詩》)。”吟誦完,還感歎了一句:“二郎少爺當真是驚才絕豔。”

楚越倒還好,到底是帶兵之人,對他來說這些詩詞歌賦遠不如兵書戰策對他胃口,卻也得承認,萬二郎即興所作的這首勸學詩的確很絕。

而王首輔就不一樣了,讀書人哪有不愛詩賦的,尤其如此好詩佳句,怎可能淡定,尤其還是勸學詩,這讓王首輔想起了當年自己十年寒窗的時光,真是三更燈火五更雞啊,的確,若不是那樣的寒窗苦讀,也不會有後來的金榜題名,乃至坐到首輔之位,現在想想,若當年稍一懶惰,到如今兩鬢斑白一事無成,悔是不悔,這首勸學詩當真是所有學子的金科玉律。

想到此開口道:“速速把此詩刻於書院門前的青石之上,老朽與書院的夫子學生們共勉。”管事忙著去了。

楚越道:“看起來今年書院的案首非萬家二郎莫屬了。”

王首輔沉吟道:“還要看他的經史策論考的如何?”

楚越點頭看向對麵,微微蹙眉,這小丫頭怎麼又吃上了,她那麼小一個人,是怎麼裝得下這麼多吃食的。

透過竹簾能看見小丫頭鼓著腮幫子,眉眼彎彎,顯然心情極好,剛她偷著挪過去看考題的時候,可沒這麼輕鬆,這前後的變化是為什麼?是看過考題之後,心下大定,所以才輕鬆的嗎。

為什麼會心下大定,是對他二哥的詩才有信心嗎,顯然不是,若真有信心,剛才就不會去看考題了,那麼是他二哥在家時便作過這樣的勸學詩,她知道押中了題,所以心情好。

想到此微微頷首,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了,不過,還是不能解釋她為什麼會在這兒,難道她雖為庶女卻備受其父喜歡,故此扮成男裝帶出來散心,果真如此,又為何那般愛財,這小丫頭年紀雖不大,卻讓人猜不透可越是猜不透越想探究。

他覺得五娘猜不透,五娘還覺他這定北侯是個迷呢,看見了詩題是勸學詩,五娘徹底不擔心了,對於那不怎麼靠譜的口令有了信心,畢竟至今未嘗敗績,所以值得信任,當然,不信也沒彆的辦法,反正不管怎麼說,這一關算是過去了,至於以後,再看唄,畢竟這祁州書院是為了遴選棟梁之才,不是培養詩人,所以,便宜二哥考上之後,應該不會成日讓他作詩,不讓他作詩,自己也就輕鬆了,可以開始籌劃自己的發財大計。

至於第一桶金從哪兒開始,目前來說,五娘還是覺得開個書鋪子最靠譜,畢竟自己能白嫖啊,雖說是理科生,但四大名著好歹是看過的,再不濟還有電視劇頂著,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天下文章一大抄,東抄抄西抄抄,湊個章回話本子應該不難,然後把這個話本子做成書鋪的金字招牌引流,開鋪子嗎,隻要有客上門就成功了一半,至於另一半,就是想辦法留客了。!

欣欣向榮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