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頭處,給人以溫暖和安全感的燭光亮著,季明邁步於其內,見到了那燭光小室內的赤服道人。
“來看病?”
道人於台前忙碌,稱量藥材,一包包的分門彆類。
“不是。”
“那一定是買我的毒丹,不是我自誇,我這些個毒丹都是來自盤岵毒經上麵的,價格很是公道。”
“也不是。”
道人眼睛一眯,將一頭灰白長發結成道髻,放下手裡的工作,笑道:“那一定是做那道臟買賣的,我這裡可沒有現成的道臟。”
季明沒有立即商量道臟,而是談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你那門前幌子上的杏林隔代傳人,其中有幾分真假?”
道人嚴肅起來,認真審視起了季明,他沒有山君的修為,還看不破季明的本相,隻覺來了個不小的人物。
“我這招牌掛在外麵許久,從不見有人提及,即使是那些道民也是如此。
世人隻知杏林是醫道代稱,治病的美譽,卻不知它在那天周時期,曾代表了一位醫術上的高峰。”
“杏林聖手岑洞子。”
季明吐出一個古老的道號,又道:“他是太平山源祖柏和的第一位師傅,杏林二字在醫術上的這一重含義就是源自於他。”
道人臉色漲紅,連連點頭道:“沒錯,沒錯。”
顯然是這一位修士是岑洞子的忠實簇擁,不過季明卻是不大相信他會是那岑洞子的隔代傳人。
“你一定還知道那柏和的第二位師傅便是蒼天,當年柏和被岑洞子引領入道,朝夕教導,這才夯實其一身丹藥根基。
也是因此,柏和才能入了三山,事蒼天,於石壁中視壁三年,終得了真傳。”
世人都喜歡為先人或者偶像“塑金身”,往那些個傳說人物上靠攏無疑是最為快捷的一個辦法。
這道人所說的,大多都確有其事,也有一些是他自行美化的,像什麼柏和入三山是因為岑洞子的教導。
柏和作為太平山源祖,其事跡具被記在了太平山的道誌中,季明常有翻閱,因此知曉杏林之事。
在他看來,不管道人是否同岑洞子有關聯,敢掛上這樣的一個招牌,定是對自己醫術極為自信。
在有共同話題後,氣氛活絡起來,他們也順暢的聊起正事。
道人坦言這掠奪道臟不在於醫術,而在於醮法,隻有在醮法中,借用神真之力才能無礙的強奪得他人道臟。
“不!”季明摸著肚腹,對道人道:“我不是掠奪,而是贈予啊!”
“贈予?!”道人瞪大眼睛,這等為他人做嫁衣之事,他還是頭一次在現實中見到,真是開了眼。
“和尚果然心善。”
道人假模假樣的恭維了一聲,然後伸出一隻手開始報價。
“一萬!”
對於砍價季明自認為有些經驗,還有成功的心得,他直接對半一砍,道:“五千。”
“成交。”
道人利落的敲定價格,讓季明微微一怔,有心再砍,又怕道人生了怨心,出工不出力,隻得吃下這個啞巴虧。
“放心,我一定做得漂亮,我是有口碑。”
“三日內完成。”
季明加了一個條件,道人以為是因為自己在價格上占了便宜的緣故,笑了一聲便點頭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