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慷皇帝慨(二更)(1 / 2)

安寧宮。

金濂在聽聞皇帝召見王振後,原本是收拾著賬簿,要來皇帝跟前請辭(罷工)的,結果在門口就遇到了郕王殿下等人。

聽聞皇帝在郕王的勸說下答應不令王振出門,金濂又當場改了計劃,請見開始彙報光祿寺的收尾事。

“臣有一事請陛下聖旨。”

金濂進門後環顧屋子,見王振不在依舊是淑妃娘娘陪伴在側,很是鬆了口氣。

但怕下次見到的就是王振那張死臉,於是連忙趁這次把最後一件他覺得極為重要的事情,請皇帝下旨砸實。

“金卿何事?”

“臣請陛下下旨,以後斷不許光祿寺以各種緣故,借太倉糧銀!哪怕借了再還也不行,這種口子不能開。”

金濂請旨完,見皇帝一時沉吟竟然未應,不由更加重了語氣道:“陛下!太倉何其要緊,那些貯存的賦銀糧米,都是以備各邊戰事以及各地災荒的,怎麼能由著光祿寺,這回借銀五萬,下回借糧米萬石的!”

這可是大明的應急倉啊。

為了金錢,金濂甚至都不顧規矩,向旁邊的高朝溪看過去,通過幾次對賬,他已經確定:娘娘您是明白人,您說句話啊!

薑離:其實她剛才的沉默,隻是在係統裡扒拉什麼是太倉……

好在金濂的話也就回答了她的疑惑。

再次感慨:行,光祿寺真刑,什麼錢都敢碰啊。

這種‘借’,估計就是黃鼠狼借隻雞走,一去不複返了。

太倉的管事難道敢找光祿寺要?隻要光祿寺說一句糧米被皇帝吃了,你去找皇帝要吧,此事必不了了之。

見皇帝對著淑妃娘娘頷首,娘娘朱筆寫了口諭,隻等著傳出去給內閣,擬大詔下發即可。

得了這一道旨意,金濂滿意了,長長鬆了口氣。

這一回整飭光祿寺,到此也算是大事落地,剩下的都是掃尾的細枝末節了。

此刻,哪怕是精力旺盛如他,哪怕是在無數金錢光芒的激勵下,迸發了極大的潛力——此時也不由覺得有些疲倦湧上來。

雖然才到中秋,但金濂已經在心裡給自己寫好了今年的工作大事記:違抗聖旨替國庫收多三成稅(然後蹲大牢);狠狠整頓了光祿寺,整出幾十萬兩銀糧。

要知道,若不大動兵戈,大明一年的軍費也不過二百萬兩左右——

這幾十萬兩足以支撐兵部此次不斷向瓦剌增兵。而以於尚書的勤廉,估計還有剩,能夠用在戰事結束後安撫將士、重整九邊上。

但……這次事後,金濂不想去坐牢了!

他也不想回刑部,他還是熱愛戶部工作,想留在戶部搞錢!

因他畢竟是待罪出來的,如今雖然人人叫他一聲金侍郎,卻也隻是當麵不得罪他。誰知道等事情辦完以後,皇帝會讓他去哪兒,或許用過就扔,直接扔到南京哪個部去養老呢。

金濂倒是覺得,他回戶部,皇帝大概是

願意的(像自己這樣給他創收的人多珍貴),但他這次著實得罪了不少同僚。

於是金扒皮準備在不破費國庫也不破費自己的情況下,給同僚們賣點好,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他在戶部的工作,不要天天彈劾他或者不理他。

安寧宮,金濂有理有據與皇帝建議:其實上用的器皿,便是不被偷盜,沒有損壞,每年也是要固定更換一部分新的。而宮宴上更是如此,畢竟器皿都是刻印年份的,國宴上也不能還用十年前的杯碟碗盞。

既如此……

“與其將這些器皿用過後就收到庫房,還要耗人看守,不如每回賜宴臣下,都將器皿一並分給下去。朝臣們也可做珍寶傳家之物。”*

宮中器皿,也不是說就一定好過外麵勳貴豪富之家的。

但這種東西是榮譽,是格調,是特殊!是將來哪怕致仕,自家都沒了官位,也可以指著上用的特殊標記給子孫後代看的榮耀!

此計不費分毫,而有好於群臣。

薑離自然也明白金濂的意圖,他來請這件事,百官也要記他一點好。

隻是有點奇異:誒?人果然都是複雜而多麵的。

金濂之前違抗聖旨也要收稅,彆說名聲和人緣了,簡直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但在瘋狂搞完錢後,官員想要高升的心思又重新占據了高地。

真是有意思的人。

當然,這也是應該的。

而且他這法子也很好,屬於多方利好了。

就是……勾起了薑離一點不愉快的跟係統交涉的記憶——

在剛得知上用器皿三十多萬件的時候,薑離就跟係統表示:“你看我辛辛苦苦來一趟,還是因為你們係統出了bug,所以才到這兒來的。”

“那能不能走的時候,讓我帶回現實一個碗或者一個盤子?就算我打卡上班,當這倒黴的昏君多年的工資怎麼樣?”

這種明初級彆的文物,帶一個回去絕對財富自由了。

那麼她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