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輿論高地(一更)(1 / 2)

安寧宮。

薑離停在書架前拿了本書翻來覆去地看,隻是沒看書的內容,而是在看書的質量。

?顧四木的作品《安分守己當昏君》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旁邊是高朝溪在說起去刻書經廠的調研報告——

“……負責刻板的有百餘匠人,負責排活字印書順序的有二百餘人,另外還有裱背、裁紙、筆匠、墨匠等各幾十人。”

最後總結下:“共一千一百人。”

薑離發出感歎:“好多人啊。”

怪不得這書籍質量很高。

她手上拿著的是官刻本的《孔子家語》。比起她從外頭找來的手抄本,還有各種小作坊的私刻本,質量高的不是一點半點。

用的棉紙厚實潔白,墨顯然也是好墨,才會行格疏朗,字跡清晰,毫無糊亂。

連她這種看不慣豎版書籍的後世人,都覺得這本書算是質量上乘且清晰了然,便於識彆。

“後來人說起曆朝代表的文學體裁啊。”派了6688在外屋巡邏當監控,薑離在屋內肆無忌憚與高朝溪道:“是唐詩宋詞元曲明。”以及最後的不太想說。

“真的嗎?”

高朝溪是頗為詫異的:畢竟此時她一點沒感覺到在她生活裡有什麼痕跡。戲文也很有限,就目前這些酸腐的戲文,根本沒什麼人愛看。

比如國子監編的戲,宮廷裡倒是也會演,過年的時候她們還不得不坐在那看。

名字都是什麼《倫義大典》《忠孝記》。

台上戲曲唱著,高朝溪轉頭就看到劉白雨和其餘兩個妹妹悄悄數起了瓜子,看誰盤裡的瓜子多誰就贏了——可知無聊到了什麼程度。

唐詩宋詞是彼時文人墨客愛寫,其餘人也愛看愛傳,難道明的也會有風靡朝野的一天?

會的。

那時候,會成為士農工商各個階級都流行之物。

而因為識字的人到底有限,由這些改編的戲曲,更到了‘無論南北,更不問老幼、男女、身份貴賤,人人喜聽傳誦’的程度。

那時候文人間要搞什麼罵戰,除了跟過去一樣寫詩寫文開罵,還會:來,寫本、寫個戲來內涵你。什麼?你罵我捏造罪名,不好意思本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就是巧合,誰自己認領誰心虛哦。

後來朝廷也想管來著,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合不上了。

以至於朝廷對輿論的控製,已經不能那麼影響民間了。

而現在界之所以幾乎一片空白(三國演義、水滸都是元末明初出現的,而從那至今大幾十年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風靡的),一個極為要緊的原因——

薑離再次拿起了眼前的書。

書籍,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在明初還是太少了。

那種坊間你傳我,我傳你的手抄本不算,能夠大量印刷才能夠飛速的傳播。

但正如金英驚訝的那樣:官方刻印水平已經挺高了,然而從沒有過官方印刷戲曲

等通俗文學的先例。

民間想通過官方渠道看到,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兒。

而民間能夠印書的書坊,現在的大明有多少家呢?

八家。

是,不是八百,不是八千,而是整個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能算得上書坊能夠自行選擇書籍刊印出版的,隻有八家。[1]

而京城,大概是天子腳下規矩森嚴的緣故,目前一家也沒有!

所以——

她揚了揚手中的書:“既然輿論高地是空白的,那你們就不要大意地占領這塊高地吧。”

如今的市場,還是一片空白的輿論陣地。

薑離這麼看重出版業,不隻是為了看到什麼百花齊放的戲曲,更為了,有些陋習的廢除,是必須要占領輿論的高地。

高朝溪是最明白薑離做什麼的。

既然京城中都還沒有人開書坊,那就由她們來吧!

無論是官方、私人,都將由她們來‘簽作者’‘出版’。

她也想見見陛下口中那個‘人人傳誦’的盛景。

高朝溪帶著笑晃了晃手裡的調研報告:“怪不得外麵人說陛下‘連祖宗們的錢都要撈’。這實在是燒錢的事兒,陛下當真要破費了。”

就她剛才彙報,光養匠人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薑離點頭:確實如此,有明一代有點名氣的書坊,背後都是腰纏萬貫的豪富之人,諸如金陵胡氏,姑蘇毛氏……非如此資本雄厚不能搶占市場,使一塊地域內隻有自家書坊揚名掙錢。

可見想要開書坊,必須有錢(養這麼多人用這麼多紙),還必須有人脈地位(不然搞不來書,或是刊印的書總要被查封)。

而這兩點……

薑離合上手裡的書笑道:“這世上還有誰比皇帝更符合這兩條呢。”

尤其是在收割過王振後,薑離表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花,隻管花!”

啊,無論什麼朝代,說出這句話來,感覺都真好。

**

九月,京城難得秋高氣爽的日子。

西苑的步打球球場。

“咻——”

“又是一球入洞,於姐姐你也太厲害了!”劉白雨興奮地臉都紅了,站在小小的球洞旁,對著於璚英拚命揮手。

夏日外頭熱的驚人,她們都更願意在宮裡守著冰盆風輪打麻將。

但現在外頭天氣漸漸涼爽,總悶在屋裡就無趣了。

劉白雨再次感慨皇帝如今的善解人意:陛下令人在西苑建了好幾處遊樂之所,且從不禁止,甚至鼓勵妃嬪帶著宮人們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