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定勝糕(一更)(1 / 2)

景泰元年春末,西苑。

今日的上皇依舊在釣魚。

旁邊站著的李賢,見太上皇打窩(先投喂吸引魚群提高釣魚效率)用了好幾斤魚糧,就覺得這依舊會是薑太公釣魚的一天。

“念吧。”

直到太上皇開口,李賢才展開名單念起來——是朝廷定下的此次出征的文武官員名單。

有明一代凡有邊關戰事,多為武將統領率兵、文官提督軍務再加上宦官監軍的模式。

人名薑離也都蠻熟悉的。

畢竟在中元節那日朝堂上她親口念過那麼多官員的名字,這裡基本就是精簡版。

“可惜!”

李賢聽到太上皇念叨可惜二字,立刻縮如鵪鶉動也不敢動。

畢竟他不知道太上皇是在可惜一如既往的空竿,還是……可惜自己不能做為皇帝親征啊!

後一種猜測太可怕,所以李賢把嘴閉的緊緊的,絕不開口。

其實薑離的可惜的是另一件事——也先居然隻打了阿剌知院的兒子一頓嗎?

在朝臣們看來,也先把手握重兵的蒙古貴族推出去,已經是難得的昏招了。但史冊上的他更昏:他直接乾掉了阿剌知院的兒子,還乾掉了倆。

這種不共戴天之仇,導致阿剌知院跟他死磕起來。

不知道這次是因為沒有打到北京城下的戰績,故而也先沒有至極狂妄,還是因為……沒有跟朱祁鎮待在一起過,沒被他的鬼迷日眼的debuff傳染。

不過,就算沒有殺子之仇,打子羞辱之仇也夠了。

何況,這一回阿剌知院還有彆的選擇:商輅之前出使瓦剌,是下定決心不畏風險的,在宣府總兵楊洪那裡得到情報後,最先攻略的可不是脫脫不花,而是阿剌知院。

此時被也先拒絕的阿剌知院:不讓我做太師是吧,那我向你學習,也做大汗好了!

他是打不過也先,但南邊的敵人呢?

哪怕打過來,漢人也不會長久呆在這茫茫草原上,他們要的隻是邊境土地,要的是上貢臣服,不得侵擾大明子民。

那……跟之前幾十年沒什麼區彆嘛。

阿剌知院:投明一念起,霎時天地寬!

**

春末夏初,朝廷在有條不紊備出征事。

而主將英國公就擔心一件事。

越臨近出征日越擔憂。

這日,他拉住負責提督軍務的於謙道:“怕隻怕事到臨頭,太上皇又想跟咱們去親征!”

在英國公看來,此次出征算是夢幻陣容了:陛下英明,連派出的監軍宦官都是興安!這位先帝年間就做過監軍的老人家,是個謹慎妥帖不會瞎指揮轄製將領的人。

但,京城內還有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呢!

若是他們準備妥當,太上皇非要跟著——那豈不是又要外行指導內行?而且以太上皇現在的精神狀態,感覺乾出宋欽宗那種‘讓軍隊撤下來,

換我的道士上去撒豆成兵’這種事兒也不奇怪啊。

“於尚書勸勸陛下,這次一定要攔住太上皇。”

他特意拉著於謙說這件事?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也是朝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陛下實倚重於尚書,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說實在的,雖然這種心思決不能見光:但英國公有時候還挺理解也先弑主的心情……

*

於謙安慰‘太上皇親征恐懼症’的英國公放心。

心道:那是個好孩子,必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但他還是去西苑單獨請見了太上皇。

薑離聽聞於尚書請見,也很高興:大軍出征在即,她本就有東西要送給於尚書,他不來,她也要請的。

她預備送出的,除了她當真虔虔誠誠沐浴焚香後畫的平安符,還有很多開過光的法器——太上皇在修仙,逢年過節各地送上的貢禮就不再是珠玉綢緞等‘俗物’,而是變成了天下各地道家名觀供奉過的法器。

當然,其實多半是換種方式的金玉之物:比如道祖麵前供過的玉佩,那不就是法器嗎?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薑離優中選優,挑了很多能隨身攜帶,但又不至於增添負擔的‘三清道尊開過光的法器’,裝了滿滿一匣子。

以至於於謙一打開,都被裡麵的寶光刺到不得不閉了閉眼……感覺帶上戰場可以當晃人的暗器來用。

*

因於謙是常朝後過來的,也快到午膳時分了,薑離便熱情留膳表示:今日她這裡還有鮮筍可以吃!

筍子是時令物,如今春末夏初,外頭都找不到好的嫩筍了,也就是宮裡用儘各種手段才能讓太上皇延長下吃筍日子。

見她很喜歡筍的樣子,於謙就笑道:“臣的家鄉,西溪竹林產筍極盛。”

薑離仰頭認真聽著。

他說起年少時,與兩三好友入竹林,就在竹下掃葉煨筍,什麼調味配料也無,就等筍子火炙而熟,取小刀剝去外皮便可入口。

真是此生吃過最清味鮮美之物了。

見眼前人托著下頜仰頭聽他說起少年舊事,眼眸晶亮,當真如璚英聽他講古一般。

心道:她既也愛吃筍,那等這回戰事完了朝堂安定些,他可以請些休沐回家鄉看看。

哪怕不能如在竹林中現吃一般鮮,但家鄉既盛產筍,各種筍子的風醃小菜也多,遠非京中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