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一石二鳥(1 / 2)

雲裳瞧見皇後搭在宮人手臂上的手輕輕握緊了一些,心中忍不住苦笑,這沈淑妃果真是個不安分的,即便在這種情形之下,亦是不忘記挑撥一番,讓皇後對她心存芥蒂。

雲裳抬起眼望向一臉淡然的沈淑妃,淺淺一笑道:“這些日子倒是苦了淑妃娘娘了,前幾日是萬壽節,加上今年因著湘妃娘娘和慧昭儀皆身懷龍嗣的緣故,今年皇後娘娘隻能一人操持,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這才耽擱了給淑妃娘娘還有嫻夫人送些賞賜的時間。”

雲裳這話一出,皇後一下子便明白了她的意圖,眉眼間亦是帶著幾分笑意:“是啊,今年三喜臨門,陛下下旨要好生大辦,倒是疏忽了淑妃妹妹了。來人,將賞賜送上來。”

雲裳的目光一直緊緊地盯著沈淑妃,連眉梢間輕輕的動作亦是儘收眼底。沈淑妃麵色一下子便白了好幾分,手微微顫了顫,才冷冷一笑道:“倒真是喜事,也難為陛下這種情形下還記得妾身。”

沈淑妃是想要讓皇後動怒,意欲告訴皇後,即便湘妃和慧昭儀有孕,夏寰宇卻仍舊記得給尚在冷宮中的她賞賜,自是舊情難忘。

顯然皇後也不是好相與的,聞言倒是笑了起來,“這倒也怪不得陛下,這兩日陛下實在是有些忙碌,若不是裳兒提醒,隻怕連本宮也忘記了此事。”

儘管被皇後點了名,雲裳亦隻是笑眯眯地站在原地,目光暗自打量著周圍的情形。

沈淑妃低下頭沒有開口,手上的青筋有些突起。

“來了這麼一會兒了,怎麼不見嫻夫人?”皇後抬起眼掃了一圈,眼中帶著幾分嫌棄,淡淡地道。

沈淑妃仍舊沒有抬頭,隻隨口應道:“這兩日老是下雨的,嫻夫人著了涼,昏昏沉沉的,現下在裡麵躺著呢。”

“哦。”皇後淡淡地揮了揮手中的錦帕,“那便躺著吧,本宮也不進去瞧了,睿王妃也有孕,咱們便先走了吧,免得過了病氣。”

雲裳連忙應了聲,扶著皇後出了無顏宮的門。

待皇後一行出來之後,殿門前的侍衛便連忙揮了揮手:“關門。”

雲裳轉過頭去,便瞧見正緩緩關上的殿門之間,沈淑妃正抬起頭來望向她們的背影,嘴角微微翹起,笑容帶著幾分詭異。見雲裳轉過頭來看她,沈淑妃亦隻是朝著雲裳抬起手來,手輕輕握起,大拇指和食指中指靠在一起。

雲裳蹙了蹙眉,連忙轉過身跟著皇後身後離開了。

待走出去了很遠,皇後才狠狠地跺了跺腳,眼睛微微眯起,冷冷地道:“沈淑妃這個賤人,曾經不過便是本宮身邊的一條狗,現在學會了咬人,便以為自己了不得了。”

雲裳低下頭沒有作聲。

皇後轉過身來看了雲裳一眼,才輕聲道:“即便她如今尚在冷宮之中,本宮卻也容不下她,你說,本宮應當如何做?”

雲裳尚在想著沈淑妃那手勢的意思,猛地聽皇後這般問,便連忙輕聲問道:“不知,齊王殿下可是在錦城之中?”

皇後聽雲裳這麼一問,腳便停了下來,嘴角亦是勾了起來,“你果真是個聰明人。如今齊王自是在錦城的,隻是那女人素來對她兒子寵愛非常,她兒子身邊的人都是死忠,且武功都不低,想要對她兒子下手,難。”

見雲裳神色微動,皇後便緊接著問道:“你既然都說了這樣的話了,可有什麼法子?”

雲裳微微一笑,輕聲道:“臣婦如今住在朝霞殿中,亦是聽聞了不少關於長公主的事跡,臣婦聽聞長公主有一門絕活,那便是模仿旁人的筆跡。這天下之大,定然不隻長公主有這樣的本事的,皇後娘娘可有法子尋到這樣的能人異士?”

皇後掃了雲裳一眼,才淡淡地應道:“自是有的,不過本宮倒是很好奇,你找這樣的人有何用?”

“臣婦聽聞過一個故事,蜀國末期,恰逢亂世,當年曾經有一塊突然出現的石碑,上麵刻著夏國元帝的生辰八字,下麵寫著天命所歸。便是因此,百姓便認定了夏國元帝是真正天命所歸之人,擁立他為帝,因此才有了夏國。”雲裳徐徐道來,“臣婦讓皇後娘娘尋一位能人異士來,便是想要他也幫忙刻這麼一個石碑,上麵寫上齊王殿下的生辰八字,而後寫上天命所歸即可。”

皇後目光灼灼地望向雲裳,眉頭輕輕蹙起,“這豈不是在幫齊王?夏國百姓信奉鬼神之力,這樣一來,隻怕百姓都會一心向著齊王了。”

雲裳嘴角勾起一抹笑來,隻是泛著淡淡的冷意:“元帝能夠借勢登基,是因為他所處時代,恰逢亂世。可是如今陛下正壯年,身子硬朗,且是個明君,皇後娘娘覺著,若是這樣的石碑一出現,陛下會作何反應?”

皇後沉吟了良久,才猛地笑了起來:“好,睿王妃果真聰穎過人。隻是本宮倒是有些不明白,若隻是一個石碑,誰都能夠刻,為何非要找能夠仿人筆跡之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