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049(二更)(2 / 2)

但在父親投降於李唐,為大唐四處征戰開始,她們這些被留在長安的家人,已日積月累地為漢人習慣所影響,就連她這個喜好習武的人,在左右街坊看來都像個完全的異類。

正規編製的軍隊之中,也絕不可能給她一個領兵作戰的機會。

不,應該說,除非邊地麵臨入侵,臨時需要她這樣的人去守城,就算是女兵的身份都不可能滿足。

給公主擔任護衛,擔負起保衛和教學的工作,其實原本就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此刻麵對著小公主炯然的目光,阿史那卓雲本想掩飾過去的“沒有”兩個字,最終還是吞了回去。

“想想又不犯法。”李清月嘀嘀咕咕,“我跟你說,要不是唐休璟那家夥不想隻是在邊地當個戶曹,你但凡給他個什麼營州刺史、安西都護使之類的官職,他絕對想當。”

外頭負責駕車的唐璿:“……”

這話說得可真是有夠直白和不給麵子的。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公主說的並沒有錯。

這領兵作戰一事,本就是每一個大唐人的夢想。

所以他沒做出任何一點反駁,本就代表著某種態度了。

他自己知道這回事,在車中的李清月和阿史那卓

雲肯定也知道。

“現在我再問你一次,你有沒有想過上戰場領兵作戰呢?”李清月認真地朝著卓雲再度問道。

而卓雲這一次給出了答案,“確實想。”

她並不想隻作為輔國大將軍之女的身份活著,而更想以阿史那卓雲的名字,在後世的史書之上單獨留存下來一個名字。

明明這個夢想聽起來還遙遠得像是在做夢,可當她的身影被倒映在小公主的那雙眼睛裡時,她卻覺得,這好像真是一個在被正兒八經討論的問題。

李清月隨即攤了攤手,“你看,所以我們想的東西明明是一樣的。”

就是有點可惜,她的想法固然已有了改變,她的年齡卻在告訴她——

想的不要太美了,還是先洗洗睡吧。

不過,這大概並不妨礙她在給自己確立了新的目標後,先給自己再做些準備。

至於這些準備在往後能不能真被啟用,那是另外的問題。

還有便是,昨夜阿娘便說要在今日找機會將重啟洛陽為東都的建議告知阿耶,以她方才去找阿娘的情形看,這句建議應該是已經被說出去了。

那她,應該再去打一場配合才對。

“對了,”她朝著車外吩咐了一聲,“一會兒先不急著回寢宮,我還要再去找阿耶一趟。”

卓雲猶豫得很,還是小聲問道:“您不會真的打算向陛下請求去邊境曆練吧?”

這聽起來還真像是她們這位小公主能做得出來的事情。

可也屬實不像話了一點。

要真是如此的話,她姑且先不管自己能不能也跟著得到那個作戰機會了,為了防止被陛下遷怒,或許還是早日辭職保命得好。

公主畫的餅固然很好看,但也得有命去吃才行。

“你在想什麼東西!”李清月無語,“我隻是要向阿耶轉達一下我的祝福。”

對,祝福。

李治也確實沒想到,他這個早慧的女兒居然會跑去給薛仁貴送行,在送完了人後還興致勃勃地跑到了他這兒來。

他正思忖著媚娘向他提出的那個建議,就被女兒這麼一出突襲給打岔了。

但難得瞧見阿菟對他表現出更為親近的樣子,李治便先將方才的種種想法都先擱置在了一邊,隨口問道:

“怎麼想到去給薛將軍送行的?”

“阿耶你不懂,”李清月在得了李治的準允坐下後回道,“我遇見的將領呢,要麼就是像英國公(李勣)和鄂國公(尉遲敬德)這樣已經功成名就,甚至不問世事的,要麼就是像阿史那道真這種阿耶看好、卻還沒有實戰機會的。至於那早就被阿耶派遣去西域打仗的蘇將軍、程將軍,我更是一個都沒見著。那我可得多看薛將軍幾眼啦。”

李治訝異,“這其中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嗎?”

“怎麼沒有?”李清月洋洋得意,“這樣一來,以後我就可以跟人說,我曾經見過一位還處在名聲寒微之時的將軍,後來他出征高麗功成名就,成為我大唐的一方名將。而且在他出征之前,我還曾經去給他送行過。”

她目光發亮地暢想完畢後,轉頭朝著李治看來,“阿耶你說,這是不是聽起來就很有慧眼識英雄的成就感?”

李治好懸沒繃住自己的神情。

他以手托腮,擋住了嘴角的一縷笑容,問道:“你就這麼篤定,薛將軍能得勝?”

李清月眨了眨眼睛,“他不能得勝,阿耶你選他乾嘛?”

“我看過地圖的,從洛陽往邊境去,就算是他和隨行親衛都是快馬趕路,也得在路上耽擱十幾二十天的時間。您總不會是覺得他看守玄武門有所懈怠,才讓他去北方清醒腦子。”

李治真是服了女兒的各種奇怪形容了。

但即便是他也不得不說,或許女兒有些時候對他和對媚娘的差彆待遇讓人有點鬱悶,然而真到了這等大事之上,她完全站定在他的立場上說話,卻真令人心中舒坦。

也讓人下意識地去忽略掉她的一些偏心行為,反倒覺出了其中和其他子女不同的鮮活。

李治頷首,“行吧,那就當是你說的這麼回事。”

他想想也覺得,東北方向對陣高麗的戰事,既有久經沙場且長期坐鎮在那裡的老將,又有早年間揚名在此的新血液,更有高麗士卒心中對於“大唐”二字的陰影,這場戰事雖沒分去中央過多的關注,也確實不可能輸。

倘若薛仁貴這十多年間的成長,能讓他在戰場上重現凶悍戰將之風,還真能如阿菟所說,抓住了這個機會聲名鵲起。

是挺符合這個慧眼識英雄說法的。

到了那個時候,最應當被稱為“慧眼”的,大概不是前去送行的阿菟,而是他這位做出委任的明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