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筠不知道劉徹怎麼對棉花籽還能榨油這麼感興趣:“是啊,能榨油,不過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出油率也沒有大豆高,市麵上就不太常見,不過好像有什麼對皮膚好的成分,經常作為護膚品的基底油。”
也就是說可以擦臉。
幾人對於往臉上擦的東西不太了解,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能榨油能吃,但是不方便,還是豆油好。
朱元璋是一聽就明白了,可往前的四人則又有新的疑惑了。
“豆油,是用”李世民本想問是用大豆做成的油嗎,但一想到他們最近吃的菜肴中很可能就有大豆油的存在,這就說明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於是便立刻改了口,“是用什麼方法製成的。”
徐雪筠真覺得他們好像是來考察農業的,就像是小的時候她爸媽帶著她東跑西跑,研究接下來投資的方向。
“你們都感興趣嗎?”徐雪筠問道。
她家就有榨豆油的機子,要是他們感興趣,明天就帶他們都去看看。
中國吃油的曆史十分悠久,植物油的出現也很早,在秦漢時期就陸續出現了不同種類的植物油。
但這段吃油的曆史和食用植物油的曆史並沒有重合,因為工具受製,並且土地多種植糧食,所以從杏仁、烏桕等物上提取出來的油主要用來點燈或織布。
並且就算提取出來了油,普通人也還是吃不上,因為用於炒製的鐵鍋並沒有出現。
鐵質炊具,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但鍋具過厚並不能提供炒菜所需的高油溫,直到秦漢魏六朝時期,才出現了可供煎炒的小釜。
而炒菜的第一次出現,則是在南北朝時期。
《齊民要術》中,介紹了炒雞蛋和炒鴨肉的製作方法,這是最早出現‘炒’這種烹飪方式的記載。
可生產力的落後讓植物油脂的價格高居不下,甚至在《三國誌》中都曾出現用麻油澆在引火物上,用火攻來打擊敵人的記載,卻仍然沒人去食用植物油。
直到宋朝。
宋朝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繁榮和發展是古代經濟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在宋朝,商業繁榮,農業發達,鐵器製造進一步發展,這些都為提高製油的產量和用鍋具進行炒製做了鋪墊。
麻油、豆油、菜油、茶油,這些都逐漸走上了人類的餐桌。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豆油,大豆產量高,出油率高,即使在現代也依舊是食用油中的主力軍。
所以在宋朝之後的朱元璋其實知道植物中的油也可以吃,也知道豆子怎麼榨油,但這並不妨礙他想親眼看一看後世有無更方便快捷的製油方法。
於是在見幾人都表達出想要看一看的想法後,徐雪筠點頭答應了下來。
她也終於休息好了,拍拍沒那麼漲的肚子站了起來:“不知道想買什麼,那就先逛一逛吧,反正時間還早。
古代人都要睡覺的點,在她看來時間的確還早。
其他朝代觀看天幕的人也不舍得睡覺,而且剛吃了那麼飽的一頓飯,他們現在比徐姑娘撐的還很嘞。
要不是天幕早在剛開始就說了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恐怕不少人今天晚上要不然會被撐的睡不著覺,要不然就會被油滋潤的上吐下瀉。
有的活還沒乾完的,就一邊做活一邊看天幕,有的沒什麼事的,就躺在床上拿蒲扇扇著,翹著二郎腿,仰著頭看天幕。
權當是睡前節目了。
吃飯的地方在五樓,他們乘坐直梯下到一樓後,從一樓開始向上逛起。
一樓多是賣珠寶首飾的,還有肯德基麥當勞和出名的彩妝店,幾人都沒什麼興趣,看看就走了。
那寶石又不值什麼錢,小小的一顆,有什麼好看的。
幾位看過無數好東西的君王,殊不知他們的想法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說不定就得被狠狠嘲笑一通,但他們並沒有說出來的意思,所以並沒有上演爛俗的龍傲天打臉劇情。
而且讓看天幕的人都很奇怪的是,這店裡賣玉賣金賣銀的反而沒有賣那些叫‘鑽石’的多。
不過造型雖不多精美卻新穎,不少首飾樓的老板瞪大眼睛一絲都不肯放過,召集了所有畫樣子的師傅一起準備把能記住的樣子畫下來。
就說是天幕同款,一定能賣上個好價錢!
二樓是些皮帶箱包和服裝店。
但還有讓幾人比較歡喜的東西:“鐘表店?
現在除了一些商務人士,或者是學校不能使用手機但需要注意時間的學生,其他人已經很少會有購買手表或鐘
表的需求。
徐雪筠有點感概:“我記得我小時候賣手表的店鋪都是在一樓的。
這其實和商場的售賣學問有關。
像是電影院或者飯店一般都在較高的樓層,因為去往這些店鋪的人都有明確的需求,那就是看電影或者是吃飯,無論電影院或者飯店在幾樓都會前往那個樓層,所以會安排到較高的樓層以帶動下麵幾層的消費。
一樓則是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最能刺激人消費欲望,並且最好展示出來的東西。
比如化妝品店,首飾店或手表店。
而化妝品店首飾店還依舊在一樓的位置,卻有很多手表店已經交不起一樓的租金,而搬到了二樓或者三樓的位置。
傳統手表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被手機和各類擁有更多功能的運動手表所取代。
幾人走進了店鋪,頓時便有人迎了上來。
這裡的租金高,所以店員的服務態度也很好,溫聲細語的介紹著店內賣的最好的幾款表和今年新出的款式,哪怕徐雪筠說隻是先看一看也半點不掛臉,仍然笑容和煦,還給徐雪筠拿了小零食。
唯一擁有小零食的徐雪筠:“.
難道是氣場問題嗎。
但比起表的外形,幾人更關注的其實是鐘表是怎麼運作的。
他們之前便知道現在人已經可以精準的掌控時間,他們的手機上所顯示的十分和他們看太陽的位置所推測的一樣,並且他們還在手機中找到了日曆——這可是個好東西,上麵標注了每一年的夏至立秋和立冬。
種地最重要的就是老天爺賞臉,老天爺要是不賞臉誰也沒辦法。
但若是能夠知道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天會熱,就會在老天爺不賞臉的時候也能提前做出些應對。
所以早在剛拿到手機的那天晚上,他們就發現了‘天氣’這個軟件。
可他們也早就得到了答案。
天氣是根據什麼衛星什麼氣象台觀測後得出來的數據。
再一搜什麼是衛星,好家夥,飛在天上的東西。
幾人就知道,這個東西再好,他們也要不著。
但沒想到逛個街卻看到了鐘表。
不過這幾人疑惑的是:“這些表都是洋.都是外國的牌子嗎?
這個徐雪筠還真不清楚,於是求助般的看向了導購小姐姐。
導購小姐姐並沒有讓她失望,微笑著站了出來,徐徐講述其原因。
“我國關於‘表’的曆史其實已經非常悠久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太陽照在樹木等物體上的影子會隨著太陽的位置不同而改變,於是便在地上立一根杆子或石柱觀察影子的變化,這個杆子就叫‘表’。
隻需要測量‘表’影子的長度和角度,就能推斷出來大概的時間。
這件事情幾人都很清楚,不過他們之前並沒有把他們的印象中的表和這一塊小小的手表聯係起來。
這也讓他們更加疑惑了,他們關於表的曆史這麼悠久,為什麼現在的手表店裡卻都是他們看不懂的洋人名字呢?
但他們沒有打斷導購的話,而是帶著疑問繼續聽著。
“很多人知道的日晷其實也是‘表’的一種,不過‘表’雖然可以推算出大概的時間,但‘表’這種依靠太陽的計時器,在陰天,下雨天,夜間這種沒有太陽的情景下就會失去作用,所以人們又發明了漏壺,沙漏,油燈鐘,蠟燭鐘等計時物品。
漏壺一開始使用的是水,但因水會蒸發,並且在冬日易結冰,所以人們又將水換成了沙,這便是最初的沙漏。
但這些計時器都需要人進行操作,並且不知道開始和結束時到底是什麼時刻,隻能知道在計時中過去了多久,所以並不能算是表。
真正意義上的鐘表其實出現在宋朝。
趙匡胤這下又傻了,就像是剛才說棉花推廣和他宋朝有關係一樣。
他怎麼不知道他大宋有鐘表。
其他四人則是在心底不滿。
怎麼好東西又和他宋朝有關。
在朱元璋明裡暗裡給趙匡胤的宣傳下,幾人都知道宋朝的曆史可能並不那麼樂觀,但偏偏好幾次好東西好像都是在宋朝出現的。
——就這樣你們還能把國家給搞滅亡了?被人打的抱頭鼠竄?
小姐姐繼續講道:“北宋時期,一位叫蘇頌的宰相發明了水運儀象台,能報時打鐘,其的結構已近似於現代鐘表的結構,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可以稱為鐘表的鼻祖,並且這台水運儀象台內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而這
種嘀嗒嘀嗒的聲音被世界鐘表界認為是鐘表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