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有一些人蠢蠢欲動,有點乾脆走人的衝動,結果張俊平這話一出,頓時熄了要走的心思。
不就是一篇檢查嗎?
老子從小到大彆的不會,就是檢查寫的熟!
七八十年代之前,最吃香的就是工人階級。
工人老大哥不是白叫的。
這個年代的工人老大哥是真的牛掰。
就以找對象來說,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究門當戶對,哪怕新中國成立以後,哪怕二十一世紀的後世,這一點也沒有變。
八十年代以前,國企的工人找對象,都要找工人,行局的事業編,都會被嫌棄,當然,這不包括政府部門的乾部。
前文曾經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八十年代有一位大專生,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交警隊工作,結果非常不滿意。
家裡也都很不滿意,擔心以後兒子娶不上媳婦,於是乎,發動全家的關係,走門路,托關係,送禮,終於如願以償的被分配到了工廠裡,當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工人。
三十年後,這個大專生混的也不差,國營工廠的管理層,國企改製後,還當上了副廠長,工廠股東之一。
可是一說到當年的分配,就淚流滿麵。
當年他的同學們,那些分到交警隊、公路局、交通局的同學們,如今混的最差的都是正科級領導乾部。
混的好的,甚至已經官至正廳級,主政一方。
而他,看上去不錯,和普通人比,屬於事業有成,可人不人該死,貨比貨得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扯遠了。
八十年代以前,工人是最光榮的工作,但是,還有一個工作讓國營工廠的老大哥也羨慕不已。
那就是合資企業和外企的職工。
工作高,福利待遇好,這都不是羨慕的原因,最讓人羨慕的是,合資企業,外企經常以外彙卷當做工資,有的甚至直接發外幣當成獎金。
外彙卷,在八十年代以前,屬於特權貨幣,這個前文介紹過。
外彙卷可以買到許多緊缺物資,買到許多平時買不到的東西。
這個物資短缺的年代,能夠買到彆人買不到的東西,那就是本事。
所以,大家一聽家具廠要變成合資工廠,一個個立馬改變主意,寫檢查,那都不是事兒。
“平子,對不起,我辜負你的信任……”大姐夫和三哥追出來,向張俊平道歉。
“大姐夫,三哥……”張俊平站住腳,看著兩個人。
“平子,這事怪我,我看誤差也就不到兩毫米,也不影響使用,所以才……”三哥有些愧疚的解釋著。
“三哥,你實話告訴我,這種誤差超過一毫米的家具,賣出去幾套了?”
“就這幾天,一共能有十多套家具吧!”三哥沒明白張俊平的意思,撓撓頭努力回憶著說道。
“我會安排人全部追回來,給人家賠禮道歉,退錢並免費換新的,倉庫裡那些誤差超過一毫米的家具部件,全部返工。”
“啊!”
“啊!”
大姐夫和三哥同時驚得叫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