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比彩虹更美好的顏色(2 / 2)

過了兩天。天也越來越熱,艾米小姐坐在科學院的前台打字,肩頭披了一條比彩虹還花哨的披肩。作為前偵探的女助理小姐,問個純情中國小男孩要點東西是簡單的事情。

張美溪一進門就看見艾米的披肩。也很稱讚。

學生助理吳九山麵對張美溪的時候,有些結巴的把過程說了一遍,特彆的強調這是科裡太太的食品著色配方。

張美溪鼓勵他說:

“食品添加劑,用在衣料上,真是一件讓人放心的事情,給實驗結果找到合用的地方。這也是很大的功勞。你很厲害,我最喜歡那種米黃色。”

張美溪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條米黃色的披肩,用手工粗布浸染而成,純淨美好的像最新鮮打出穀子殼兒的小米。

最早發生在英國的工業革命,一開始的時候,是由技術工人引導的,技工們在生產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對工藝進行改進,而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科學家們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總是有一些固執的科學家,認為他們的終極使命是探索宇宙以及生命的意義,對於民用品不敢興趣。科裡夫妻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們放棄了各種工業促進會開出的優厚待遇,依然決然的奔赴遙遠的東方上海。這下可便宜了張美溪,嚴格意義上來說,張美溪才是個地道的實用主義者,總是會想些花樣安排化學家們做一些民用的事情。

口中之食,身上之衣。

……

南京路,布料一條街,人群熙熙攘攘,夥計迎來送往。

“不縮水,不掉色,不起球。”

“你看一眼,三尺整整好,我再多讓您一寸。”

夥計量好了尺寸,又故意比出多一寸的富裕,客人的臉上露出笑來,點點頭,夥計用剪刀劃開一個口子,刺啦一聲,將布料扯開。

一對母女怯生生的走進布料店,門口寫著店招,獨家銷售,新到彩虹布。母親三十多歲的年紀,粗布黑衣,神情憔悴,女兒十一二歲,身形消瘦。這個世上,有兩件事情是遮掩不住的,咳嗽和貧窮。

夥計素質很好,並沒有表現出歧視來,依舊熱情的招呼:

“大姐您看看夏竹布?現在就剛好穿,又一直能穿到秋後。”

女兒開心的伸手瘦弱得小手來,就要摸那匹清涼淺綠的夏竹布。卻被她母親急急的抓住:

“不要這個,買不起。”

她是最懂得布料的人,從十幾歲做到三十多歲,二十年的紡織女工生涯。在工廠裡做工的時候,害怕拿不到工資,那是日日祈禱要布料貴一些,再貴一些。

寧可自己買不起布料,成年的穿著舊衣服。

女工的內心是糾結的,她不認識字,所以不知道,一千年前就有詩人作詩描述這樣的情景。賣炭翁,可憐身上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紡織女工們也是,可憐舊衣穿三年,心猶薪水怕布賤!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