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2)

“這便是貴妃娘娘派人送來的賑災物資吧。”

就算對江東這塊的官員再怎麼警惕懷疑,到了地方上後,褚一儒和陸清塘也要先和本地官府取得聯係,而後借助本地官府的力量,慢慢開始救助災民。

這是最快,也最妥善的辦法。

他們知道江東官場暗潮洶湧,並不乾淨,可百姓不知道啊。

他們可以依靠的,能信任的,也就隻有官府了。

隻是一路上聽那些災民念什麼神仙娘娘之類的也就罷了,褚一儒和陸清塘遇到的官員也這樣說就讓他們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胡說什麼?這是朝廷撥下來的賑災銀和物資,是陛下恩德,與貴妃娘娘有何關係?”

“怎麼?為官數載,不知道發生災情朝堂會撥款賑災了?”

不得不說皇帝派鳳川帶領二千禁衛護送還是有道理的。

不然此刻褚一儒還不敢這般底氣十足的開口。

“啊,朝廷?但朝廷不是不管我們了嗎?”

“兩個月了,也沒見朝廷派人過來!”

“我看啊,朝廷就是想讓我們餓死,他們也就不用花銀子養著我們了!”

賑災隊伍停駐在城門外,不少百姓受災,自然率先向最近的縣城湧去,祈求能得到官府救援。

但縣城顯然無力承擔這麼多災民,而且上麵有命關城門,將這些災民拒之門外,兩個原因疊加,他們隻能照辦。

見狀,一部分災民走了,向更遠處求一個活路。

而另一部分則是留下來了,等待轉機。

此刻留下來的人的狀況顯然十分不好,但到了這種地步,反而沒什麼好怕的了。

以往他們避之不及,完全不敢得罪的官老爺,此刻也顯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就是一個死!

那災民說完這句話,又仰頭倒下了。

沒吃沒喝,他也就憑著心中的憤恨說這麼句,至於接下來的.......不能說了,他還要保存力氣,努力多活一段時間呢。

其他災民聽到這句話,稀稀拉拉的附和,這倒不是他們不讚成開口那個人的話,很多人仇視的看著褚一儒一行人,隻是因為太餓,實在是沒力氣爭辯什麼。

褚一儒見狀皺眉,百姓這番模樣,是對朝堂積怨頗深啊。

想了一圈,比起陸清塘這個沒有下到地方實乾過的新官,褚一儒有經驗多了。

隻見他當即下馬,朝著四周的百姓躬身一禮,而後道:

“陛下為人所欺瞞,知道江東災情已然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

“知道後,立即便處理了那起子小人,當場便讓戶部準備救災糧食和物資,還讓江東地方官府開糧倉放糧食......”

說著,他的視線看向出城迎接他的地方官員,而後道:

“徐縣令沒有如此做嗎?”

褚一儒剛剛到這裡,雖然知道什麼貴妃娘娘,神仙娘娘應該有問題。

順著人家的話說,更是難免被動,因而不如主動出擊,事後再慢慢調查。

他下馬行禮,態度如此謙卑,本就讓那些災民有些詫異。

又言明陛下讓縣令開倉放糧,他們可不管陛下被小人欺瞞什麼的,涉及到自己活命大事,登時便看向那瑟瑟發抖的縣令來。

“沒有!”

“是的,沒有,沒有!”

“什麼糧食,除了一個多月前的一碗稀粥,我什麼也沒見到。”

“你倒是還有一碗稀粥,我們來的晚了,連縣城的樹皮都沒啃道。”

這個時候,這些被餓的有氣無力的災民突然來了力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

他們說的越多,那縣令就越發端不住。

最後居然慌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抵抗?

瞧瞧那二千領著長槍刀兵的禁軍,他手中頂多十多個衙役,如何對抗的了?

聽著那些百姓憤憤不平的話,見他們怨氣消下去了些,褚一儒又開口道:

“來人,將徐縣令拿下!”

“陛下心係大臨百姓,在宮中為此事日夜不休的操勞,慪悔被那小人奸佞阻塞視聽,耽誤災情。”

“可你倒好,身為父母官,不說救治百姓了,便是陛下下令開糧倉救民,居然也敢抗旨!”

“下官,下官......”

他要如何說,不是他不救,而是糧倉早已經空空如也了。

但他現在不說,便也沒機會說了。

拿下他後,褚一儒又對這些災民開口道:

“明日,不,今日下午。”

“陛下既然派我來賑災救民,我褚一儒必不負皇恩。”

“今日下午便在兩個城門口施藥施粥,還請諸位見證!”

聽他說要施藥施粥,百姓登時一片歡呼。

什麼皇帝貴妃的,都不如現在一口吃的重要。

現在這施粥給飯的是陛下,那他們自然要高呼萬歲,而不是什麼神仙娘娘。

見事情勉強壓下,褚一儒轉身去了縣衙門,但在此之前,他給統領著二千禁軍的鳳川一個眼神,鳳川頓時明了。

褚一儒的任務是賑災救人,而鳳川的任務則是調查江東,瞧瞧這水到底有多深。

另一邊,京城。

自從上次太後壽宴上鬨出那麼個幺蛾子後,所有人都在等待。

俞貴妃在太後壽宴上捐了十萬兩,說是送功德給太後當壽禮,而且用的名頭還如此之大,其他人不能當做看不到。

那麼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