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2 / 2)

而且以前陸雲纓時不時就能看到金瓊守在甘泉宮附近,就算沒有召見,這一出一進的,也能打個照麵,最近這段時間卻是許久沒見了。

如此種種,都讓陸雲纓心生不妙。

可她又能如何,隻能竭力瞞著,當做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於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給禁軍行一行方便。

這個時候,陸雲纓就越發慶幸自己主動了那麼一回,把皇宮裡收拾乾淨了,不然若是走漏風聲,怕不又是一場風波。

她的這番作為,雖然竭力裝作不動聲色了,卻也被有心人看在眼中,隨後送往西山行宮。

皇帝看了眼宮中送來的消息,也笑了。

“婧修儀倒是大有長進,將皇兒L送回去,朕也放心了。”

這話說的,仿佛陸雲纓不是他的寵妃,而是皇子了。

慶喜照舊是不敢開口的。

而除了後宮的這些消息,更重要的,自然是前朝的消息。

看為了個儲君位置,爭的仿若鬥雞般的眾人,皇帝最後居然笑出聲來。

比起陸雲纓隻求孩子平安喜樂,皇帝就要狠心許多,皇位如今是他的,未來自然是他子孫的,而他已經有了皇子,又豈能容這些人覬覦儲君之位?

更何況這段時間,兩個孩子都養在他身邊,俗話說的好,誰養的誰心疼,又是這種關鍵時刻,即便分隔兩殿都不放心,所以孩子的嬰兒L床就放在皇帝龍床邊上。

這種親手養育,又類似於共患難的感情,在皇室中十分罕見與難得,就越發見不著其他人欺負兩個孩子,即便那些人不知道欺負了兩個孩子也不行。

瞅著他們清透圓潤的

黑眼睛,皇帝難得彎了彎唇,伸手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臉頰。

“放心,很快,咱們就回去見你們母妃了。”

這話說完沒多久,就聽人稟報,皇後求見。

皇後也倒黴,皇帝遇襲昏迷被禁衛統領淩雲攔在外麵不許見皇帝,明明她才是皇後。

宮中那般風起雲湧的場麵,她不被允許回宮,投資未來儲君,也趕不上趟。

而如今,皇帝好不容易蘇醒了,也不願意見她,活生生將她冷落在外數月。

這不單單是對皇後的冷落,還是一種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對皇後來說是致命的。

所以她最近才不斷求見,甚至直接在皇帝寢宮門口長跪不起。

皇帝也不覺得自己不見皇後有什麼問題,皇後是消停了,不過她消停也是因為關在這裡,沒法出去攪風攪雨,可皇後娘家卻沒有呢,那邊在京城押注儲君押注的可熱鬨極了。

再加上陸雲纓懷孕時,為了抱養皇子,皇後暗中的那些小手段.....皇帝能理解皇後為什麼這樣做,但沒辦法諒解,所以所有事情都將皇後排除在外,她的確已經是不受信任的人了。

但此時此刻,也的確需要一個見證人,而此時此刻又沒有比皇後更好的見證人選了。

讓慶喜將兩個孩子帶去後麵藏好,皇帝示意其他宮人將皇後帶進來。

皇後沒想到今天皇帝允許自己進去,詫異了一瞬,很快反應過來,趕緊起身跟著宮人往裡麵走。

她注意到帶自己進去的不是皇帝一直帶在身邊的慶喜公公,而是另一個麵生的宮人。

進入殿中的時候,也聞到了在濃重的苦澀草藥味道下,另一種格格不入的氣味。

但沒等她仔細分辨,就看到麵色慘白,躺在床上的皇帝。

他眼眶深陷,嘴唇不見血色,整個人都十分消瘦。

“陛,陛下!您.....”

“皇後,朕今日見你,咳咳,是,是......噗”

“不好了,陛下吐血了。”

“太醫,召太醫!”

“陛下吐血了,娘娘您讓一讓,定心丸呢,放哪裡了?茶水,還有茶水!快讓陛下服藥!”

頓時,殿內一片兵荒馬亂,皇後渾渾噩噩,她也沒見過這場麵,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準備主持大局,而陛下身邊的宮人訓練有素,忙而不亂,壓根不需要她做什麼,便將情況穩定了下來。

很快一直守在偏殿隔間的太醫也腳步匆匆的過來了。

“陛下本就重傷初愈,如今心緒不平,怒極傷身,平日又思慮過重,導致病情加重了啊。”

“怒極傷身?你胡說!本宮什麼都沒做,才剛剛見到陛下,陛下如何會怒極傷身呢?”

這事,皇後定然是不能認的。

“皇後娘娘,陛下自然不是見了您才發怒的,而是......”

剛剛還不在的慶喜,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捧著一本折子。

“這

是剛剛才送來的消息,陛下是看了這個.....奴才見陛下氣極,這才出去找了太醫,卻不想就出去這一會兒L,陛下便出了事。”

三言兩語便解釋了自己剛剛不在的原因。

而太醫來的也的確迅速,慶喜這話說的也還合理。

而就算不合理,皇後關心的重點也不在這等小事上了,而是慶喜手中的折子上了。

拿過折子,皇後一目十行的看著。

她知道皇帝背地裡有自己的人手,建立了自己的消息渠道,因此這折子裡都是近段時間朝堂上的消息,她也不奇怪,但她心驚的是,儲君之爭竟然已經到這般程度了嗎?

而陛下如今.....看了眼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帝,一時之間皇後心亂如麻,自然也沒第一時間封口,所以不多時,皇帝再次病危的消息,也就傳了出去。

這就仿佛最後一盆油澆在本就燒的熱烈的朝堂上,讓所有人的野心燃到了最高處。

“太後娘娘,陛下再次病危,而這麼久了,您也該給個答案了吧。”

“四位人選,您心中看好的,到底是何人?”

這一次,所有人都不再給太後避過去的機會了。

而太後麵對眾多大臣的咄咄逼人,就算手段在高超,也不得不低頭。

不過人選也能單單由太後來定,太後本人,宗室也要出人,還有朝堂大臣......因為各有各的勢力背景和考量,那人選儘量就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讓人無法否定的人。

這一刻,道德和人品突然又值錢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