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2 / 2)

她自認為年輕,說不得下一個生下皇子的便是她自己,自然是熬不住了。

而除了抱怨,德妃說這話也有底氣,怕什麼什麼就越來。

皇後家族還的確和越淩峰有所勾結,不過皇後的信件傳回來的信件隻是讓這種背地裡的勾結轉為了明麵上,實際上早在第一次傳出陛下在西山行宮病重之時,雙方便勾勾纏纏起來。

當初和陛下合作,也是因為陛下拿出了皇後之位。

可皇後入主中宮多年,彆說把控後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後宮之主了,還被太後、俞貴妃轄製,與其他四夫人分權,在家族看來實在是扶不起來。

更彆說連個孩子都沒有,讓他們看不到指望。

而越淩峰就不同了,他許諾下一任皇帝的賢妃之位,彆看是賢妃,他自家的孫女也不過占貴妃之位,至於中宮的位置,則要各憑手段了。

這許諾反而比直接給個皇後之位要讓皇後母族敬國公府信任,畢竟前麵一係列事情都和他們無關,甚至他們還是皇帝一派的中堅成員,如今另投山頭便能摘得最美味的甜棗,想想就認為有詐,給個機會已經算極為重視了。

因而思來想去,這一代敬國公,也就是皇後的兄長決定乾了。

不乾的話,皇帝已經病重即將身亡,他和其他候選人又沒什麼聯係,敬國公府本就門庭冷落,已有衰敗的趨勢。

難道真要等儲君繼位,秋後算賬不成?即便沒等到秋後算賬,敬國公府這樣子,淪落到二等,三等世家

怕也是時間問題。

他這等見慣了絕頂風景,領略過世家大族豪奢的人,萬萬不能眼睜睜看著家族敗落。

然而他這一步踏的太著急也太危險了,所以當皇帝清算之時,敬國公府也不可能幸免。

不過敬國公還算淡定,的確,他有錯,但他自認為參與的不深,即便陛下清算懲罰估計也不會太重,敬國公府還是開國功臣之後,後宮還要皇後娘娘撐腰拉拔,到底不會跌的太重。

可他想到了這個卻沒想到,參與的不深,時間又不長,越淩峰為何要給他那麼大的甜頭呢?自然是因為他是皇帝一係的中流砥柱,他的倒戈會給皇帝一係重重一擊,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而叛徒,有時候比敵人更讓人厭惡。

直到自己哥哥犯下如此大錯後,皇後又羞又怕又愧又悔,一方麵是氣家中做什麼決定不與她商量,另一方麵則是認為是自己的錯,她的那封書信讓家中行差踏錯了。

這麼一想,不知道是不是惦記著家中,原本病重的皇後居然有了力氣,又好了起來。

不過她這一病一好,又耽誤了不少時間,等皇後病愈帶著後妃回宮的時候,宮中已經徹底冷了下去。

這冷不單單是溫度冷,後宮中人也的確被皇帝清洗了一波。

他之前還挺猶豫的,是否要把元宵推到台前來。

後來想想,唯一的皇子已經十分紮眼了,也不差太子這個名頭,相反,有了這個名頭反而能更好的保護他。

另外李太醫也傳了消息過來,他之前服用的那藥物解是能解,但影響是一定有的,最明顯的就是不容易懷孩子,即便懷了,孩子也會體弱。

雖然不至於出生就夭折,可也要好生養著,能不能長大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就是說之前猜測的元宵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健康的一個皇子已經成為事實,皇帝是受夠了作為一個年幼皇子,被人當傀儡擺弄的苦,而且從皇位傳承的角度看來,皇帝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十分重要。

因此衝動之下,便將元宵冊立為太子了,當然皇帝不承認的是,這半年的相處,親手照顧,的確讓他對兩個孩子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

那麼為了兩個孩子,為了將來大臨的穩定,後宮那些牛鬼蛇神自然是要處理掉的,他本人也看不慣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很久了,如今能一次性處理乾淨,自然願意。

所以不單單是前朝,後宮也開始彌漫起血腥味。

為此不少人罵皇帝是暴君,昏君,皇帝都並不放在心上,這些事情都還在他的可控範圍內。

主要是從先帝到他,這麼多年,積累的問題舊事太多太雜,若是不見血,下狠功夫,又如何能解決?

皇後病重反而給了他更多的解決時間,就是好的有點快,不然他能處理的更加徹底。

皇後沒想到皇帝在心中抱怨她病的不夠久,沒有給他拖延出足夠的時間,終於從西山行宮回京城後,且不說未來要麵對什麼,她心中大抵是高興的,又回來了這個錦繡繁華地。

不過下鳳輦後,看到等候在哪裡的陸雲纓,下意識用力,指甲嵌入了扶自己下輦車的碧螺手臂,惹得她小聲吸氣。

橫了碧螺一眼,皇後迎了上去,沒有看到皇帝,雖然失望,卻也不能說什麼,畢竟她還要為敬國公府求情,賢妃禁足自然也是沒看到的,太後.....她和太後不對付多年,況且太後又是長輩,她不來皇後即便不滿也不能說什麼。

這麼算下來,還真就隻有陸雲纓這個婧妃能迎接她了。

不,還有的:

“咦?”

皇後沒叫陸雲纓起身,反而問道:

“大公主和太子呢?離宮大半年,本宮心中一直惦記他們,禮物都早早準備好了,怎麼沒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