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1 / 2)

又是提到小選,又是讓她先準備起來,太後這是什麼意思?

在太後身邊相處久了,陸雲纓就對這位老太太頗為佩服,不愧是上一任宮鬥冠軍,不說見風使舵的能力,就是這拿得起放得下的態度,也足以讓不少人學習了。

所以......直到回到甘泉宮,看到兩個孩子,陸雲纓才反應過來。

太後這是提醒她塞人呢。

孩子年幼,現在還能蹭自己的宮人,等到稍微大一些,即便是皇帝也不會允許他們母子三人宮人混用。

湯圓還好,公主本就跟著自己母妃居住,若是嬌慣些,晚幾年出降,還能陪陸雲纓個十幾二十年。

可元宵就不一樣了,一般皇子三歲便要搬出去了,受寵些的或許能留到七歲,但他是太子,有了這個名頭,空蕩蕩的重華宮放在哪裡也不是辦法。

元宵搬出去居住,皇帝那邊定然會準備起來,但陸雲纓作為母妃,也不能一點人都不給這孩子準備,往大了說是不關心這孩子,這也是明麵上的理由,往小了說,不在他身邊放幾個自己人,萬一孩子出了什麼事,豈不是連個通知的人都沒有。

這麼一想,難怪太後會提前通知她呢,畢竟就算現在準備起來,調教個一兩年,那些宮人也才剛剛上手,還不一定能獨當一麵,甚至現在準備都晚了。

隻是說一千道一萬,陸雲纓底子還是薄弱,就算她有意,陸家那群人準備的奴才她敢放心用嗎?

另外便是皇帝了,太後有些東西值得陸雲纓學,可有些陸雲纓卻也知道不能照搬,皇帝剛剛花了大力氣處理完宮中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好不容易覺得清淨些,來年宮中小選各宮又要進一批亂七八糟的人,他能樂意?

陸雲纓用腳後跟想都不太可能。

所以隻有一個常用的辦法了,那便是去求皇帝。

像她宮中除了雨朵外的其他人,不也有一大部分是皇帝送來的,可如今呢?經過了那麼多事情,他們的心自然是偏向自己的。

元宵身邊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在元宵長大前,他和皇帝的利益都是一樣的,身邊即便有皇帝的人,也不會對他下手,陸雲纓沒什麼可不放心的。

至於長大後,長大後身為太子的元宵若是還要她操心,那也彆當什麼太子了,趁早向他父皇請辭吧,看在他果斷退位讓賢的態度上,至少能留條命下來,富貴無憂下半輩子。

所以等晚上嘗到了甜頭的皇帝再過來,便被自己愛妃溫言軟語的提了一個小要求,他當然求之不得。

相處這麼久,不說彆的,陸雲纓對皇帝的心意拿捏的還是很準確的。

比如皇帝的確抱著自己好不容易把後宮便乾淨了點,人數是少了,至少清淨啊,即便後續要進人,宮裡宮外的那些狗東西也放警醒些,彆再搞什麼幺蛾子,也彆亂放亂七八糟的人進來。

一聽陸雲纓的懇求,一來愛妃這麵子要給,二來事關自己的孩子,他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三來嘛,陸雲

纓的確搔到了他的癢處,親自向他要人,總比陸雲纓背地裡培養人來的好吧。

主要是如今陸雲纓做得到,她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培養自己的人,如何做不到?頂多費點事罷了,求到他這裡無非也是表達一個態度。

人有時候便是如此,你給我麵子,我便給你麵子,更彆說此等濃情蜜意的時候了,宛若又在火上澆了勺油,第二日陸雲纓再次趴在床上讓雨朵幫忙按摩舒緩一番,心中也慶幸太後昨日的體諒,不然她今日即便再堅強,怕也沒辦法跑一趟慈寧宮一趟了。

陸雲纓這邊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自然惹眼,不少人等著看她能得意到幾時,卻也沒一個人趕在這個關頭說什麼,即便是皇後聽了些人的酸言酸語也隻當不知,亦或者笑而不語。

她是不願意管嗎?自然不是,是管不了罷了。

如今陛下大權在握,意氣風發,怕是壓根不願見到又違逆他的人存在,陸雲纓又是寵妃,她若是與她為敵,免不得觸怒陛下。

今時可不同往日,她不在是那個有家族作為底氣,和陛下同舟共濟的皇後不說,還要舍了臉麵去救家裡人,如何敢與陛下對著來?因而隻能忍氣吞聲。

不過忍了幾天,眼見著陸雲纓聖寵不斷,前朝陸陸續續一些人的判罰也下來了,敬國公府因為最後參與,牽扯也不大,直到如今還未下任何處置。

皇後便知道此刻到了她出場的時候了。

皇帝依舊在太和殿,之前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朝政無心,才搬來這裡,想著等日後定然要搬回去,可現在真正掌權後反而發現自己習慣了這裡,也懶得挪了。

大權在握的皇帝不是一定要在哪裡,而是想在哪在哪。

皇後知道自己有求於人,來的時候態度端的很低,甚至還拿陸雲纓做筏子:

“臣妾聽說母後幫著太子辦了周歲宴,滿月宴時,婧妃妹妹的晉升宴便是與兩個孩子一同辦的,如今到了周歲,也撞上此事,卻到底不好再一起辦了,怕是損了婧妃妹妹的麵子呢。”

皇帝合上折子:

“這有什麼損麵子的?一起辦了便是,她不是在乎這種事情的人。”

“......”不是這樣的人,那是什麼樣的人?

皇後被噎住了,她本想借此打開話題,賣婧妃一個好,借此向皇帝展示自己的誠心,卻不想被堵在這裡,隻能諾諾道:

“那,那倒是臣妾多操了這份閒心了。”

“怎麼不是呢?”

皇帝勾了勾嘴角,臉上卻沒什麼笑意。

“朕看你們孟氏一族都挺會操這個閒心的。”

皇後親眼見到他昏迷暈倒,第一反應是寫信給母族通風報信。

他正兒八經的嶽家敬國公府,知道他昏迷昏倒,第一反應是投靠他的敵人,以此博取在下一任皇帝的朝堂中的地位。

雖然皇帝也了解名利場上哪有什麼真心,但這也著實,過於涼薄了些,最關鍵的在於,皇帝他或許對不起很多人,但這很多人

中卻不包括皇後,不包括敬國公府邸。

皇帝這玩意,你誠心誠意對待他,都不一定有好結果,更彆說背刺他。

當然宿瑉還好,他不是那種陰晴不定的皇帝,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算是溫和,念舊情的,卻也不妨礙他此刻翻臉。

將皇後劈頭蓋臉的痛批了一頓,主要是覺得皇後怎麼有臉來求情,果然是他太好說話了。

其次便是敬國公府,開國皇帝對陪著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們都還挺厚道,給的爵位都是屬於世襲罔替的,雖然中間有幾個因為參與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沒了,但老實些的,後代富貴無憂不是問題,甚至比一些旁支宗室過得還好。

很不巧,現在的敬國公府便是參與那些亂七八糟事情的一員,因而這些老祖宗打下來的好處便要收回了。

現任敬國公在如今這個天氣,□□著身子被抽了五十鞭子,去了大半條命不說,臉麵也快丟光了。這也不是最重要的,皇帝緊接著便讓敬國公世子走馬上任,接手爵位,不過這就不是國公爵位,而是郡公爵位,往後一代代削弱,直至削無可削為止。

這一代靠著與皇帝合作,好歹能得一個皇後位。

而與越淩峰合作,一個賢妃位置便能打發他們,讓他們反水,由此可知敬國公府如今也是人才凋敝,沒什麼能支撐門庭的人物,若是再不努力些,怕是三代後,一家子就要被從京城趕出去了。

但這些都不是如今的皇後以及敬國公府的人需要考慮的,他們如今惶恐的是皇帝的態度。

皇帝對他們不會饒恕是肯定的,但這懲罰也過於沉重了,幾乎把一家子倚仗的根子都拔乾淨了,如何能不讓他們害怕。

特彆是皇後,彆看皇後隻是被皇帝痛罵了一頓,甚至沒有具體的懲罰,可第二日對敬國公府的懲罰被朝野內外知曉,皇後都沒臉見人,更沒臉立威,反而羨慕起賢妃和之前的淑妃,丟臉是丟臉,但被關禁閉了好歹能躲一躲,哪裡像是她,第二日德妃便上門了,即便皇後稱病不出,德妃也還日日前來。

畢竟皇後生病,德妃上門還是有理由的——伺疾。

皇後今日不見?沒事,明日她再來,這麼一日日下去,要麼是她踩著皇後刷了尊重君後的名聲,要麼能親眼看到皇後的笑話,反正她都不虧。

而德妃這一行為,還帶的其他妃位上的人陸陸續續也跟著來了。

彆誤會,她們沒德妃那麼無聊,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隻是皇後不單單是德妃的君後,也是她們的頂頭上司,單德妃一個人來伺疾,顯得她們多麼不賢德一樣。

所以在皇後被皇帝訓斥,家族也被貶後,長樂宮居然難得的門庭若市了起來。

看的皇後胸口憋了口悶氣,忽而病的是越發昏昏沉沉起來。

直到輪到陸雲纓過來探病,一口氣吊著,她這才精神了些許。

其實陸雲纓還真不想來,無奈其他人都來了,妃位下的也陸陸續續到了,她再不去,就說不過去了。

她與皇後都心知肚

明雙方關係已然破裂的沒辦法再破裂,可後宮就是如此,明麵上還是要維持你要我好大家好的狀態。

這狀態甚至對陸雲纓更有利一些,若是雙方交惡,皇後倒不會有什麼惡名,陸雲纓這個妃嬪明擺著不喜皇後,是想要做什麼?

所以萬般無奈下,陸雲纓還是來了。

本打算喝杯茶便走,卻不想她居然有這個榮幸,親自見到皇後。

在這個關頭皇後沒做什麼不理智的事情,隻是簡單寒暄了幾句,唯獨在陸雲纓臨走前,冷不丁道:

“本宮之前還與陛下說,將你的升妃宴單獨辦一次,卻不想陛下拒絕了。”

“婧妃你也彆怪陛下,最近又是太子的周歲宴,又是年宴,宮中事務繁雜,本宮的身子也不爭氣,幫不了母後什麼,隻能委屈你了。”

這事陸雲纓還真清楚,差不多就是皇後生病的同時,皇帝與她提起過此事。

在陸雲纓看來,宴會也就是個社交場合,周歲宴躲不開也就算了,分開辦她還要再麻煩一次,她實在不耐煩浪費這個時間和精力,因此當即拒絕了。

當時皇帝還笑了,陸雲纓那個時候不太理解他為何發笑,現在聯想皇後病重的時間與剛剛皇後說的話,這不就明白了嗎?

怕是之前皇後已經與陛下說過此話,陛下有沒有拒絕不確定,但心中定然與她一樣,覺得沒必要另辦。

那麼現在皇後在她麵前舊事重提就很有意思了。

“陛下和臣妾說過了,不過臣妾與陛下意見一致,認為沒必要大辦,浪費娘娘一片苦心了。”

隻見話音剛落,皇後臉上表情便控製不住的僵硬下來。

這等挑撥離間的小手段往日裡皇後怕是懶得使出來,如今冒著就算被人看出來,也要膈應人的心思用了出來,怕是皇後真的亂了方寸。

皇後也在後悔,自己怎麼就一時嘴快呢,如今隔音不到婧妃,反而隔音了自己。

另一邊從長樂宮出來,了卻了一樁事的陸雲纓心情還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