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和肖衛先把計劃做灶房的這間屋子打掃了出來,屋子很寬闊。
肖峰計劃一下,靠裡邊做開放式灶房,靠外邊和中間可以擺桌子,招待來人,以後再和邊上一間的牆上開一個門,不,不用等以後,就在這兩天開
,開個拱形門,兩邊連在一起,至於自己的休息,先晚上支個床……
肖峰一邊乾活,一邊想著。
屋子裡本來就是空蕩的,粗水泥的地上,除了灰塵也沒有其他什麼,所以兩個人很快就打掃乾淨了,緊接著又往灶房裡搬磚。
正在後院子裡收拾,就聽見滕師傅在喊道:“肖峰,肖峰,楊師傅來了。”
肖峰趕緊地放下手裡的磚,拍一拍手,往屋子裡走,一進屋子,就看見楊師傅和滕師傅兩個人已經放下了手中的工具箱子,笑嗬嗬地在屋子裡轉著看。
“肖峰,這是我的鄰居楊師傅,做的一手好活,業餘時間就給我們大家乾活,他做的活,你就放心,我們老兄弟關係好。”
楊師傅站在一邊上笑眯眯地聽著滕師傅介紹完,就看向肖峰,說道:“滕師傅這次多虧遇見你幫忙,不
然會吃大虧的,給滕師傅的恩人乾活,就是給我的好朋友乾活,我一聽就趕緊來了。”
楊師傅的個性有著時代所賦予的善良共性,互助友愛耿直,肖峰從他的話裡就可以聽出來。不像後來的人,因為市場經濟和網絡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環境重塑了人們的一個共同個性:冷漠。
肖峰回到了當下,就很是享受這種樸實和熱情。
“楊師傅,真是謝謝你,我是要麻煩你了,這個活還真得靠你,我和滕師傅的事也是個緣分,我是伸手之勞,滕師傅才是給我幫
了大忙,不然我想做這個小買賣還做不了,說謝謝的應該是我。”
“老人言善出者善入,福往者福來,我說你們兩個都是好人,所以彼此遇見,互相幫忙成就。”楊師傅一聽就是個讀過書的,說話不一樣。
“楊師傅說得真好。”肖峰由衷地說道。
“那是,楊師傅可是我們礦上的秀才,不但會乾這些活,還喜歡讀書,我們大家都喜歡他,你聽聽他一說話就有文化。”滕師傅在邊上笑著說道。
“你就會埋汰我。”楊師傅被恭維了,很是享受的謙虛道。
楊師傅說完,看著地上的磚塊說道:“乾活趁早,肖峰,今天天氣好,也不冷,我們趕緊動手吧,現在你說一下,你要咋樣子的灶,你說一說,我琢磨一下。”
肖峰讓肖衛去供銷社買了一支鉛筆,和一個本子,拿過來就在紙上畫,一邊畫一邊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灶火,而是節能灶,更不是靠牆的一長溜灶,而是隻有煙囪靠牆獨立切就的三個爐眼的大灶。”
楊師傅是個靈動的匠人,一看肖峰的圖,聽著肖峰的講解就明白了,趕緊說道:“咦,好,這樣子的灶更容易打理,做飯乾活的時候更方便。”
肖峰笑著說道:“目前這個灶就是用來蒸饃,這邊再做兩個小點的,以後還要炒菜。”
“嗯,很有規模,我學習了。”楊師傅笑著說道。一邊拿出卷尺和肖峰拉著量長度。
肖峰計劃的
是這間房子裡麵的隔間用來放麵粉,蔬菜等食材,靠隔間的牆這邊做灶火,然後灶火邊上的牆邊是大案板。餘下的空間可以擺桌子招待顧客,而廚房的空間還很大。
楊師傅不解為什麼把廚房做的這麼大?為什麼不把灶放在隔間隔開?
肖峰做了解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放食物的空間大一些,講衛生。當然了,如此寬闊的還有邊上一間,兩百平啊,肯定要用最理想的布局。
楊師傅聽著就點頭,說肖峰是個講究人,以後肯定能把買賣做好。<hr>
五一節快樂!轉眼已經五月,時間隨風而逝,加油,正在拚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