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和的女人看著老頭子安靜了下來,知道他聽進去了,就又繼續說道。
“老頭子,咱們李易也不小了,確實到了談婚論嫁娶妻生子的年齡,咱們為了陶瓷的事業,這樣想著,那樣想著,把孩子的想法也沒有問,所以把孩子的事情給耽誤了,現在事情發展成了這樣,不僅是孩子的問題,也有我們自己的問題。
另外,李易已經認錯了,你又把孩子打成了這樣,發發火就行了,難道你也還要把孩子打死不成?你這樣子不依不饒,我也不行。
這兒子是你的,也是我的,你要是打死他,我也不同意,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今,事情成了這樣,我們為什麼不順水推舟?成全兒子的好事。
也算是了卻了我們為兒女的一樁心事,你就不要再抱著你固有的那些不可能的想法了,你想一想,消消氣,院子裡還有兄妹三個等著話呢。
那女孩子我看著不比廖家的姑娘差,人家也長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還要比廖家的看著更加溫順可愛,我覺得我們兒子是有眼光的,作為一個男人,來此一世,連自己所愛的女人都不能娶,他還能成就什麼事情?
另外,難道你就要兒子做一個負心的人嗎?
難道你沒有聽清楚嗎?外麵的那位水雲姑娘,可是懷了咱家孫子的,那可是咱們李易的親骨肉。你這個當爺爺的人,難道要做糊塗事,為了把兒子推進廖家做
贅婿,連自家的孫子都不要了?
要我說咱們李易就是個有情有義的,這孩子長這麼大,做什麼事都稀裡糊塗的,我都聽說了人家蔡蘭蘭可叫他膏粱豎子,可就是咱家這膏粱豎子,偏偏是個有情種,把這個事情扛下來了,這就說明李易不是你想的那樣沒出息,也不是蔡蘭蘭說的膏粱豎子,他還是又可取之處的。
不像現在,有些男男女女,生活隨便放浪,做下了這等事情,都不互相負責任,傷害了那小小的生命,犯下罪孽重重。
我覺得咱們這兒子是個好兒子,你可不能再打他了,外麵的人還等著你的話呢,孫子都懷上了,這事情就不能再推了,再推李家會被人戳脊梁骨的,所以你趕緊安靜下來,想一想怎麼辦吧?
活到老了,你可不能做糊塗事,五個指頭都有長短,有個沒啥出息,但是卻願意陪著你過日子,端茶倒水的兒子有啥不好的,難道你非要每一個都本事大的隻要事業不回家?”
李致和的女人,也是世家女兒,姓安名瀾,是個知書達禮,又是個溫柔可愛的。
這李致和一輩子對彆人各種算計各種爭強好勝,彆人的話他都要顛來倒去的想,最後也未必接受,但是他就是聽他老婆的,他老婆安瀾是他的麵子,也是他心尖上的肉,凡是安瀾的話,他沒有不聽的。
此刻他雖然怒火衝天,但是老婆的話,他是一字不少的聽了進去。
他就在心裡盤算開了,這一盤算,廖家就和他不是親戚了,就沒有半點關係了,而李易這個兒子也不是那麼不可取了,又想到自己千辛萬苦的把李易弄回身邊,不就是為了給身邊留個兒子嗎?這段時間怎麼就昏了頭……
李致和開始衡量、檢查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情,想一想自己也是把兒子給逼急了,誰來世上不是一輩子?老婆說的多好啊,一個男人連自己喜歡的女人都娶不到,那這輩子還有什麼意思?還能成就什麼?自己怎麼就要毀了兒子的一生呢?
但是這小子也太讓人生氣了,不顧禮數,居然把事情做到這個地步,那還不是讓人家女方家嘲笑李家少家教嗎?……但是事情是相互的,誰家都不要說誰家。
但是,人家女孩子家兄弟都來了,說明他們家都知道了,不聲不吭的悄悄的來,就是給自己麵子了,不聲不吭的悄悄坐在外麵,就是非常尊重自己了,未來的親戚,這麼好的禮節,自己還在這裡發脾氣,人家女孩子都沒有一哭二鬨三上吊,自己在這裡鬨什麼?拋開廖家,兒子領來了媳婦,這是李家大好的事情。
雖然這個媳婦兒不是自己給看的,但是老婆眼力好,已經看過了,就說明那女孩子真的好。就說明兒子也是認真地挑選了。
唉,不好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做下來這等事情,把李家的教養丟完了!
李致和想到這裡,
生氣的背過身去,自己這輩子都是個好麵子的,這一次麵子裡子都沒有了,兒子被人家嘲笑了,自己這樣大動乾戈,也被人家聽到了。自己家的這些個短板真是無法改變的。